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探讨

更新时间:2023-12-23 点赞:4410 浏览:116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当代中国而言,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①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一段时期以来,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失业率不断攀升、由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爆发的形势下,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入手,站在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高度,创新性地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涉性,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讨论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就业与和谐社会理论阐释上,采用了文献综述与理论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关涉性考量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就业现状分析上,主要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就业问题解决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上,则主要采取了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在现实层面提出促进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对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就业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对古典学派就业理论、近代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等西方主要就业理论进行了总结与评析,为我国就业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鉴戒。概括了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评析;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就业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第二部分梳理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和谐社会思想,并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为全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是本文研究的哲学基础。文章的第二章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间的关涉性和互促性。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视角来看,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目的一致性。人的生存、价值体现和全面发展是人们就业和工作的目的,而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二者在实现途径上也存在着互促性,即,充分就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从各个层面为充分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具体而言,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是否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社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中公道的就业政策、完备的法律制度、公平的就业环境、充分的就业保障都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将使就业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对当代中国就业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文章的第三章在大量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了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我国当代的就业发展与态势,总结了目前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就业制度的发展上,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社会转型期双制度|教育论文网|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通过就业制度的改革调整,不断适应就业状况的发展,有效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对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态势分析,探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失业问题存在的总体现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职员等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分析,反映社会主要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并以2009年为例对年度就业现状进行了客观反映。就业三大基本矛盾突出、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歧视普遍存在是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分析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是研究探寻以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之对策的基本条件|教育论文网|与现实依据。文章的第四章归纳总结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来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就业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化状态,而且由于就业与收入的直接关联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对抗倾向并导致了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沉降。失业问题导致现有利益格式|教育论文范文|的重组,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出现分层化,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受到轻视和挤压,出现边沿化的倾向。同时,失业的存在直接挤压了人的社会活动,使失业者失去了展现自我价值、张扬自我个性的空间,从而导致整个人文进步的落差。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公平的失落和错位,性别歧视、残疾人歧视、大学生就业歧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普遍存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音。探寻解决就业问题有效路径及对策,以充分就业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落脚点。第五章是全文的收篇章,综合探寻了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和对策,指出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介入和协同推进。首先,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自身责任,通过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贯彻各种就业法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等措施,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其次,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经济的发展。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以为|教育论文网|应通过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再次,加大综合治理,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综合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教育投资以提高就业素质、鼓励自主创业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指导以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以解决就业隐忧、加快城镇建设以增加就业容量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词】:就业问题和谐社会构建
【论文提纲】:摘要3-6Abstract6-14引言14-33一、选题意义14-16(一)理论意义14-15(二)现实意义15-16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6-25(一)国内研究现状16-22(二)国外研究现状22-25三、研究方法与思路25-27(一)研究方法25-27(二)研究思路27四、研究创新及局限27-28(一)研究创新27-28(二)研究局限28五、研究范围及概念论析28-33(一)研究范围28-29(二)概念论析29-33第一章就业与和谐社会的理论阐释33-59一、就业理论阐释33-47(一)西方就业理论发展与评析33-37(二)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评析37-41(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理论41-47二、和谐社会理论阐释47-59(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47-49(二)西方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49-51(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51-55(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正式提出55-59第二章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59-93一、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目的上的一致性59-64(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9-61(二)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61-64二、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64-78(一)充分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64-66(二)充分就业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66-70(三)充分就业决定社会的基本稳定70-73(四)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73-78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就业环境的全面改善78-93(一)公道的就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78-83(二)完备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消除就业歧视83-86(三)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弱势群体及时就业86-89(四)充分的就业保障有利于失业职员的再就业89-93第三章当代中国就业制度演变及就业现状分析93-123一、中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93-98(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1949年—1978年)93-94(二)我国社会转型期双制度|教育论文网|就业制度(1978年—2001年)94-97(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2002年—现在)97-98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98-106(一)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探究98-103(二)年度就业状况分析(以2009年为例)103-106三、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及发展态势106-123(一)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106-112(二)主要社会群体就业状况及原因112-120(三)中国就业发展态势猜测120-123第四章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分析123-158一、就业问题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断裂123-132(一)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现状简析123-127(二)就业问题加剧社会各阶层的分化127-130(三)就业问题引发弱势群体地位的沉降130-132二、失业问题导致社会利益的失衡与落差132-141(一)失业导致社会格式|教育论文范文|的重组133-137(二)失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137-139(三)失业导致人文进步的落差139-141三、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公平的失落与错位141-158(一)性别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男女公平的缺落142-145(二)残疾人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群体公平的缺失145-150(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牵发社会际遇公平的缺陷150-153(四)农民工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区域公平的缺位153-158第五章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分析158-187一、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就业政策法规支持159-167(一)彰显政府解决就业的主导作用159-162(二)发挥《就业促进法》的规范作用162-164(三)强化政策促进就业的导向作用164-167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就业进程167-174(一)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168-170(二)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170-172(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实现就业扩展172-174三、在综合治理中推动就业工程建设174-187(一)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就业者素质174-176(二)鼓励自主就业,增加择业机会176-179(三)提高就业服务与指导,改善就业环境179-181(四)健全社会保障,解决就业隐忧181-184(五)加快城镇建设,增加就业容量184-187结语187-190参考文献190-204后记204-205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205主持或介入的科研课题205-206附录206-2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