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经教育近况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2810 浏览:68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读经潮”作为一种对时代呼声的回应随之兴起,古老的文化和经典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读经”从一开始的民间行为逐渐升温,直至本日|教育教学论文|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其中儿童读经教育无疑是这一现象的重要代表。本文在理论上通过对儿童读经争论的整理和分析,对儿童读经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进行探讨,在实践上以北京府学小学的读经教育校本课程为个案,对其读经教育开展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丰富传统教育的现代意义,为我国当前儿童读经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鉴戒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调查法中使用了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其中个案选择的是北京府学小学,文献法包括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个案学校文献、会议记录和读经出版物的收集;访谈的对象主要有四类群体,一是个案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二是负责读经教学的老师,三是接受读经教育的小学生,四是学生家长;问卷法主要用于个案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收集学生对读经教育的态度,对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期待等方面的信息;观察法主要用于对个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氛围、读经教学、学生反应等方面的观察与记录。文章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来自各方的有关读经的争论进行梳理,在赞同的观点中总结出儿童读经的社会功能、育人功能,在质疑声中分析儿童读经可能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当代儿童读经的背景和儿童特点的分析指出目前应当探讨的不是“读不读经”的问题,而是“怎么读经”的问题;第二章,以北京府学小学的读经教育校本课程为个案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读经课程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实施过程、师资状况、评价方式及读经教育的成效;第三章,对当前小学生读经教育特点进行探析,通过分析个案学校开展读经教育的上风和不足折射出当前小学生读经教育的特点,最后,根据个案的研究得到小学生读经教育的启示,提出教育主管部分应加强对读经教材的评审与规范,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做好经典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读经与辅助活动配合,突出隐性课程的作用,家校结合促进经典教育的渗透等,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来促进小学生读经教育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小学生读经教育特点启示
【论文提纲】:摘要2-4ABSTRACT4-8绪论8-22一、研究的缘起8-19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9-20三、读经教育的概念界定20-21四、主要研究方法21-22第一章关于"读经"的争论22-37第一节争论的主要观点22-32一、赞同的观点22-28二、质疑的观点28-32第二节对争论的回应32-37一、读经的兴起具有公道性32-34二、中小学需要开展读经教育34-35三、读经教育的开展应当符合当代儿童的特点35-37第二章府学小学的读经教育实践37-48第一节府学小学概况37-38第二节府学小学以校本课程推进读经教育的实践探索38-43一、读经课程目标的确立38-39二、读经课程内容的组织39-40三、读经课程实施过程40-41四、读经课程的师资41-42五、读经课程的评价42-43第三节读经教育的成效43-48一、教师的感受43-45二、学生的感受45-46三、家长的感受46-48第三章北京府学小学读经教育的分析与启示48-66第一节府学小学开展读经教育的上风48-52一、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48-49二、环境教育的气力|教学论文范文|49-50三、学校的有效推进策略50四、善于利用和整合优质资源50-51五、社会的关注51-52第二节府学小学读经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2-58一、师资匮乏问题52-54二、教育过程计划性不强问题54-55三、读经教育认知方面的问题55-56四、"读经"与实际行动分离问题56-58第三节北京府学小学读经教育的启示58-66一、教育主管部分应加强对读经教材的评审与规范58-59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做好经典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59-61三、读经与辅助活动配合突出隐性课程的作用61-64四、家校结合促进经典的渗透64-66结语66-68参考文献68-71附录71-8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4-85致谢85-8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