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下阅读教学调查浅析与实施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27085 浏览:1217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阅读是人们通过视听觉器官以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中获得进展作用的心理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在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量进行浅析的基础上,对广东省中山市几所中学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和浅析,以而得出结论,并提出意见和倡议。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调查浅析与实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内容,人们常常把阅读看作打开知识宝库大门、通往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以一定作用上诠释了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
那么,阅读是什么呢?现代的阅读观以为,一般作用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可以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展,人们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愈来愈多地依靠于阅读。但与此形成鲜明比较的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阅读教学却长期以来被忽视和歪曲,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有着着很多不足。
在种种不足之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得阅读教学呈现出的应试化倾向。教师在教读课文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的答案,全班全校、甚至全省、全国学生出现了阅读中的“标准答案”。而根据考点设计出大量习题,反复练习学生,更成为时尚。这样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割裂为美,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囚于“一背景、二段意、三主题”。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阅读近况
为了了解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阅读近况以及有着的不足,笔者对广东省中山市几所高中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高中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不足及数据统计如下:

1、对学生的调查

①以对阅读的重要量这一不足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以为读书还是很重要的,并且有将近一半的同学会抽出时间阅读课外书,但有1/3左右的同学一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一半的学生一周只能完成一本书的阅读量;一半的学生喜欢读文摘类、消遣类的书刊。大多数同学读书的范围比较宽泛,为了获取知识和兴趣而读书,而几乎一半的学生以为自己读的太少,这与学生沉重的学业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有关;61.67的老师要求学生必须读指定的课外书,却只有一半的老师指导学生的阅读,三成以上的老师对学生读书的近况不太满足;大部分家长支持并鼓励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受到父母的影响.1/3学生以为学校图书馆的书比较陈旧,甚至将近1/5的学校没有图书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阅读。
②在对学生阅读书籍类型的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课余时间阅读中外名著的学生并未几,仅占3.8,相对来说,在课余时间看武侠言情小说、漫画的学生则较多,各占19.3与2

6.9,在课余时间看得最多的是报刊杂志,约占50。

2、对语文老师及部分校领导的调查

①在被调查的52人中,对中学生必读课外书籍有所了解的占38.5;还有11.5的被试不清楚“新大纲”中规定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据此,笔者以为,一些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了解不够,而少数老师根本不了解此项规定。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了解、不清楚有关学生阅读的规定是失职的,不利于学生阅读面的扩大及与学生及时有效的沟通。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不了解、不清楚有关学生阅读规定的老师多非语文科老师,但在日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今天,即使是非语文科老师也应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有所了解。
②各校图书馆的充分利用率不高,仅占11.6,大多数被试以为本校图书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约占8

4.6。这就说明各校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不够充分。

二.基于学生阅读近况的实施对策
以以上的浅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况令人吃惊,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课堂上随着老师浅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的阅读很少,即使阅读了,或者由于任务,或者用来消遣,或者凭兴趣翻翻,甚至把名著当作快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运用整洁划一的答案来作为束缚学生思想的缰绳。根据新课标要求并结合现实情况,我以为现在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要做到以下一些:
首先,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动机就是推动并指引人们以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而阅读动机就是推动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内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需要心理动力,没有动力就读不进去书,即使硬性强读,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所以,只有将被动的阅读变为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带来良好的阅读效果。所以就要求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新课要激趣,整个教学过程也要激趣。
其次,重视阅读环境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父母的文化水平、阅读习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成就动机,及他们的价值观对学生的阅读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父母在孩子阅读时的介入度也对孩子的阅读有很大的影响。有探讨结果显示,父母给孩子读书或陪同孩子读书、给孩子以读书指导,对孩子读书兴趣的产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理解能力的提高、自我成就感的激发都有很大帮助。学校环境包括教师和同伴的影响,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指导、介入、鼓励,同伴之间的阅读行为的互相感染和竞争等,都是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一些:第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古人阅读时,需万籁俱寂,心如古井,点一盏孤灯,燃一柱清香,静静地把整个人沉浸其中,全心地去享受阅读的过程,去领略作者心中所蕴含的聪明;第二,要使环境“竞”。竞是指竞争的心态,指与四周同学的竞争,与前辈的竞争,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心劲,要读出新的东西,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个性阅读,即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建构主义以为,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革新教学论文或“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使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有作用,而且这种学习便于以后对知识的回忆和巩固。各个学生独特的家庭环境和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历程决定了他唯一无二的阅读感受,让其对文本进行自主、独特的理解,获得更多的读者再创造、再进展的作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此就可以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叶圣陶所说“读书贵有新得”,这样做才是有效的阅读。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要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更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第四要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有选择地根据学生自身阅读能力及兴趣,指导学生阅读并引导他们提出质疑,并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熟悉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做到自己能阅读,带着兴趣阅读,不依靠教师的讲授才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历练,学会阅读策略,养成阅读习惯,才可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P4
[2]闫国利.阅读进展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70
[4]夏华安.整体阅读的要义与门径[J].培训与探讨-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02)
[5]王文彬.重视培养体阅读的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1994,(10)
[6]曹银根.怎样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J]..职业技术教育,2000,(04)
[7]周君奇,黄坤鹏.如何开展整体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与探讨,2001,(19)
[8]陈霞.浅谈整体阅读的益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9]张铁明.教学过程的浅析及其科学管理[J]..教育科学,1988,(02)
[10]梁连柏.琐谈以整体阅读到发散阅读[J]..江西教育科研,1999,(04)
[11]张明佐.教学过程中解决分年级推进的不足[J]..课程教材教学探讨(中教探讨),2006,(Z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