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怀:新课程语文教学价值追求

更新时间:2023-12-27 点赞:26587 浏览:1211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元化的胸襟,实现语文文化性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体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方向。我觉得,这应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关乎每一个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进展和人生的进展高度,值得广大语文教师重视。
一、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心理。认知心理源自好奇与热情,进展于理解与感悟。与之相对的是对文化的隔膜,以及由隔膜导致的疏远,将心灵拒之于文化大门之外。高中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篇目,例如《胡同文化》。北京的胡同与我们相隔遥远,学生可能在学习之初就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陌生感。这显然是一种隔膜心理在起作用,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汪曾祺的那份文化情怀将很难融入学生的心理熟悉系统。这时,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讨欲。“胡同仅仅是不变的事物吗?它会影响到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心理定式吗?它与人的命运有关联吗?”一个个不足就会把学生的思维激活:原来胡同有如此值得探讨的丰富的内涵!带着热情去读课文,学生会比较轻易把握胡同的文化蕴藏——其精义是“忍”(即“循分守己,逆来顺受”),体现为“封闭”“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等。但仅作这样表面化的把握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才能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以而被一种温润、敏感、宽厚的文化情怀深深感染。“以我们的现代眼光看,北京胡同文化呈现出来的大致是一种负面的价值取向,但为什么文化大家汪曾祺老先生会对胡同布满深情呢?他‘怀旧’‘伤感’的理由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不足会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味中,就如同品茶,越品越有味。在师生的讨论中,学生会慢慢感知胡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实在是一类人的命运的共同符号,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曾经那样生活过,思索过,挣扎过,叹息过,哭过,笑过……活出了自己的特点: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并由此达到一种人生的和谐之境。胡同文化催生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和谐之境,这不是太奇妙了吗?难怪面对北京胡同的衰败,汪先生要“怀旧”与“伤感”了。
二、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尊重意识。我们不能只尊重当代的余秋雨,中国的鲁迅,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孟子、庄子、韩非子,尊重高尔基、普希金、莎士比亚。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选修教材如《〈论语〉〈孟子〉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等都是经典的文言文,对于这些内容,不少学生开始接触时会产生一定因畏难而生的反感。全球化的时代,学英语都来不及,干吗花那份气力学文言文?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理应得到尊重,人类的文化精华理应得到尊重。怎么引导学生去尊重呢?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我们就组织了大文科环境系列讲座,让大家走进孔子、孟子,走进古典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我们还举办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读中品,品中读,品语言之美,品人理之真,品人生哲理之妙,品古人精神境界之高。这样,学生大致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由畏难到接受,由接受到喜爱,由喜爱到尊重。学生情感的可塑性总是很强的。在高中阶段,还应选择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比如《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等引导学生阅读。开始学生明显学习兴趣不浓,我们又举办了“西方现代派代表作品专题讲座”“西方现代派经典影视作品欣赏”,让学生体验到了什么是“怪诞中的严肃”,什么叫“含泪的笑”;再找来VCD放给学生看,把其中一篇课文中的某个片断推荐给学生演一演。这样,学生自然对这些布满了兴趣,也自然而然受到了文化的濡染。
三、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宽容情怀。常常听到学生说:文化是多元的,因此,它本身并不有着着孰优孰劣的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拥有一腔对文化的包容情怀。比如说,作为文化象征,余秋雨有余秋雨的现代气味,钱钟书有钱钟书的传统人格;孔明有孔明的文化精神,陶潜有陶潜的文化特质。他们本是各有千秋,以而让文化的百花园姹紫嫣红。假如我们没有海纳百川的情怀,我们所具备的就只能是狭隘的文化视野和肤浅的文化底蕴。所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宽容情怀,实质是拓展其文化视野,厚实其文化底蕴,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文化之基。于是面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面对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选择,语文课堂上有了这样的辩题:是诸葛亮的“出隆中”美,还是陶渊明的“辞彭泽”美?辩论中,学生引经据典,条分缕析,滔滔不绝,最后归结出:人生在世,执着伟业,追求功名,显示才华,是一种美;超然物外,淡泊名利,钟情山水文章,也是一种美;入世有入世的文化价值,出世有出世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宽容情怀取决于一种更高层面的文化认知。
四、培养学生充实的文化建构。文化的建构,对高中学生而言,首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与革新教学论文。有学生把《于丹〈论语〉心得》剪下来,工工整整地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他不知道,于丹教授所做的实在就是文化的建构工作。把古代经典结合现代生活、现实人生,作有益于鲜活心灵的解读与诠释,这就是一种建构。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古代经典不少,庄子《逍遥游》就是其中一例。培养学生文化建构精神,首先是质疑。在老师鼓励下,有学生问:“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客观有着吗?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吗?假如不能,那么它的作用何在?确实是开启心智的疑问。老师提醒学生联系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文释疑,学生马上觉悟到庄子的“三无”境界实际上与冯氏“天地境界”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古人今人声息相通,你还能否认这种境界吗?只是这种境界于现实人生如何体现?现实人生有怎样的存活困境?怎样才能走出困境达到这种境界?学生思索这些不足的时候,已经开始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了,已经开始在文化建构的轨道上前行了。让学生带着这些不足议一议,写一写,再拿课文中《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作比较阅读,学生一定能感知到什么是文化的建构,同时体验到充实的文化建构的欢快。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文本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如屈原那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范仲淹那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博大襟怀,文天祥那永垂青史的民族气概,诸葛亮那鞠躬尽瘁的赤诚之心……在文本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民族脊梁。教育,实在就是为社会培养文化人。文化人是更高层次的人,是有明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执着的革新教学论文精神的人。这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理应成为我们新课程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取向。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马塘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