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激趣法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4634 浏览:157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讨知识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是至关重要的。对此,笔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通过诵读活动激趣

诵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以而增强直观,起到感染陶冶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美文和古诗教学,不应作过多的理性浅析,而应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诵读放飞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充分领悟诗文意境,引起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体验。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趣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语文知识,不单纯是掌握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在扩展自己知识面和增加智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此外,在掌握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心理素质和社会交际素质,以而推动教学论文学生人格的全面完善。目前,这些要求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需要,开展一系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语文教学活动。如根据课本内容编一些课本剧,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办黑板报、写作大赛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组织自己的班级开展古诗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比赛、优秀作文大赛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每一位介入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充分展示自己的全面才华。同时,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优点与缺陷,以而在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创设特定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文章的写作比较复杂。比如以地理位置变换或空间转换为线索的写作,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没有什么空间概念,对这些概念的判定也很模糊,离开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参照物,仅凭头脑想象,根本不可能理解那些复杂的空间联系。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吃力,而且轻易产生厌学心理,教学活动也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特定的场景,根据课文的侧重点,运用一些看起来比较直观的手段,结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内容的兴趣。

四、以幽默的教学语言激趣

教师上课,不仅是技能,也是一种艺术,课本中的有些内容是枯燥的,假如照本宣科,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枯燥的知识。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语文课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呢?笔者以为,幽默是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老师在授课过种中,灵活地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故事,可以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笔者以为,教师在学生眼前放下架子,适当地调侃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聊聊身边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古典小说,还是热门新闻,或是《本日说法》以及赵本山、潘长江的幽默小品,都能在笑声中给学生一些启迪。

五、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

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有关具体内容,让学生听一听声情并茂的诗朗诵,看一看生动逼真的画面,让他们以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置身于语言形象的环绕之中,享受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乐趣,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对成人来说,古诗《鹅》的内容很简单,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这时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发挥作用。教师可让学生边听配乐小故事,边观赏色彩鲜明的投影片《白鹅戏水图》,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就会带着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写的诗歌的意境之美,不知不觉中也增进了知识。

六、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对学生布满爱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热爱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教师只有热爱、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信赖、喜欢老师,教学活动才会顺利展开,教学目的才能达到。在学生回答不足时,教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假如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或者不够全面,教师也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地诱导学生,运用一些提示性的语言,让学生自己能够正确地回答不足,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作为语文教师,要留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在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知,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取得“真经”。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教育体育局电教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