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25894 浏览:1192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言的品味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语言品味,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4条:一是案头要常备各种实用的汉语字词典。二是读文章时要采用圈阅、注音、朗读、辨析、释义的策略。三是对刻画人物、说明事物、陈述观点、组织描写、表达情感、揭示主题有重要作用的词语、语句、语段要特别留意。四是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运用各种策略,重点品味出色的词语、句子、语段的表情达意之妙。
【关键词】语言品味策略
语言的品味是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师生把精力放在了浅析课文上,不太重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这直接影响了阅读的顺畅和表达的正确到位。要进行有效的语言品味,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4条。

一、案头要常备各种实用的汉语字词典。

二、读文章时要采用圈阅、注音、朗读、辨析、释义的策略,解决生词。

第三,对刻画人物、说明事物、陈述观点、组织描写、表达情感、揭示主题有重要作用的词语、语句、语段要特别留意。
第四,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运用各种策略,重点品味出色的词语、句子、语段的表情达意之妙。什么是品味?读者得文字之佳胜,就是品味。“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出色比喻,形象的道出了阅读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时品味的重要作用。只有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的情感。怎样品味?品味就是收获鲜活的语感,而不是只得到干巴巴的词语解释。夏丐尊先生曾说:“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怎样品味?就是要留意比较、咀嚼、揣摩,以此领悟表情达意的正确到位之处、蕴藉蕴藉之处、耐人寻味之处。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曾经总结了7种品味语言的策略。①加一加。就是采用在原文上增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②减一减。就是采用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的妙处。③换一换。就是采用置换原文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④调一调。就是采用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的妙处。⑤联一联。就是采用联系前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的妙处。⑥改一改。就是采用比“换一换”动作更大的对标点、句子或段落作修改的策略。⑦读一读。就是采用朗读的策略,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
为了方便理解品味语言的策略,举一组例子。
第一个例子。郑桂华老师上观摩课《安塞腰鼓》时,针对文章气势磅礴的特点,采用朗读的策略一线贯串:首先指导学生朗读,以朗读中感受它的节奏美和气势美,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语言美、形式美,这一环节又是采用读品结合的方式,读中品,品后读,诵读形式多样,如个别读、小组读、女生读、男生读、男女混合读等。铿锵激越的诵读深深感染了学生,很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通过诵读全然悟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心领神会,感同身受。这个例子是典型的“读一读”。很多音韵和谐、形式整洁优美的散文、诗歌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品味语言。
第二个例子。是周秀芳老师本人用过的。在引导学生品味《孤独之旅》中倒数第二段中的一句:“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时,首先要求学生把四个感叹号改为三个逗号和一个句号,然后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结果可想而知,在此只有用感叹号,才能把当时杜小康经历了孤独和磨难之后,终于发现鸭下蛋时的那份惊喜体现出来。接着作者再引导:假如标点不变,把“蛋”和“爸”的次序调换一下,好不好?学生沉思片刻后发言:不能换,由于这时的杜小康已经长大成熟,他渴望的是鸭能早点下蛋,鸭蛋才是他的全部希望,假如把爸放在前面,既不符合人物的内心活动,也不符合文意。这样的语言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这个例子的前半部分是典型的“换一换”,后半部分是典型的“调一调”。
第三个例子。一位老师上《秋天》一诗,在品味“伐木声丁丁的飘出深谷”中“飘”字的妙用时,一个学生提出质疑:能否把飘字改为传字。这时,该教师这样引导学生:飘字恰好与这句中的哪个字相吻合?学生心领神会,全班齐答道“幽”字。这个例子是典型的“联一联”。
第四个例子。一老师教学《香菱学诗》,在品味香菱这一人物时,教师先列出几句香菱带“笑”的句子:1.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2.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3.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4.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句,并根据当时的语境,在“笑”字前添加一个修饰语。通过这样加修饰语的语境创设,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再现当时情景,使学生体悟到身临其境之感,以而加深对香菱的理解。这个例子采用的策略可以命名为“添一添”。
第五个例子。一位教师上《桥之美》,讲第四段中的“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拱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愉快的气”时,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于是该教师就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做一次深呼吸,体验一下当时的感受。一做完,好多学生都发出感叹:爽!这时教师接过话茬说:“实在,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们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体现了作者与四周的环境已融为一体。”这样的语言品味,能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自身感受融为一体,以而更好的理解文本。这个例子采用的策略可以命名为“试一试”。
第六个例子。教学《鹞子》时,文中“我”将弟弟的鹞子踏扁后,“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里,作者对小兄弟的心理感受略而不写,实在这就是一个值得挖掘的言语空缺点。可以引发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此进行填补,说说小兄弟当时的感受,以而使小兄弟的形象更加饱满。这个例子采用的策略可以命名为“补一补”。
第七个例子。《我与地坛》有这样的句子:待她再次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很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母亲“提示”、“恳求”、“嘱咐”我什么?为什么要说“去园中看看书挺好”?我说去看书了吗?没有。我说去活动活动了吗?没有。母亲最担心我的事是什么?是轻生。但是母亲不能直接说,不敢直接说,也不愿直接说。只能往好的方面去说,只能往最希望的方面去说。所以才变成了“提示”“恳求”“嘱咐”。母亲心中的复杂情感,都在这几个平平常常的词语中了。这个例子采用的策略可以命名为“想一想”。
为了开阔眼界,再举一组品味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的例子,第1个例子。“有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鲁迅《鹞子》,发表时“故事”称作“新闻”,收入《野草》时改为“故事”。)这是一个留意照应的例子。将“新闻”改作“故事”,是为了照应前文所说的二十年前的“儿时的往事”。把二十年前的“儿时的往事”称作“别人的新闻”显得委曲,改作“故事”就妥贴顺畅了。
例2:人家说,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交待了孔乙己的身份,“也”表明他的确读过书,受过封建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而这正是形成他思想情感的根本理由。“终于”表明他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富贵,并为此拼搏了大半生,而终极成了封建文化的受害者和可怜的牺牲品。
例3: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最初先写“春风又到江南岸”,用了一个“到”字,后再改为“过”字,接着又换“入”字“荡”字,“到入荡过”这几个字在此句中都有春天来了意思,但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最后确定了“绿”字。正是这个“绿”字,最富有体现力,将江南春天勃勃生机形象地刻画出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