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艺术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实践与思索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6981 浏览:2354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践行新课程实验中,我们的语文教师总是追求个性的张扬,变得浮躁和草率,缺少了一份耐心、细致,变得有些仓促和忙碌,缺少了一份以容和悠闲。有时,某些教师在课堂上只顾着自己“言说权”的发挥,畅快淋漓时却忘记了底下学生的需求。
新课程倡导“、同等、博爱”的教育主题,教师角色要逐渐转变为新课程教学中的组织者、介入者、革新教学论文者、帮助者、引导者、探讨者,更是一位倾听者。作为新课程的践行者,以教多年的我深有感触。我以为,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倾听应以以下三个重点入手:

一、以一种同等的心态,细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而我们却忽略了自己的倾听。教师的语言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所有空间。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他一定会给学生留足表达时间,一定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教师要以一种同等的心态,用和善欣赏的目光,细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师生之间同等的心灵沟通。当师生的心扉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思想,这时双方的同等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对学生兴趣与聪明火花的点燃、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作用。
倾听不是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层次的。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中写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孩子也是渴望倾诉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好朋友,弯下腰来倾听他们的心声。”肖川曾描述过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状态:体现为“茅塞顿开、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体现为“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体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这也是教学追求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要达到倾听的最高层次,必须介入和体验,深入学生的感情世界和理智世界。

二、以一种的心态,耐心倾听学生的争辩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写道:“你能否以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倾听时,伴随着观察、辨别、判定、选择。外表是以容的,而脑海里却不该是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里,甚至在瞬间必须作出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讨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
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理由?假如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假如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学生踊跃发言。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以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浅析失败的理由呢?”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专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内心的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由此可见,耐心倾听学生的争辩,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进展,能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

三、以一种博爱的心态,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

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要求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展,由“精英主义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所以,教师的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
任何人都有表达的,更有表达的自由,即使是潜能生也不例外。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更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博爱的教育主题。教育专家李希贵曾说过,学生的潜质象空气,可以压缩于小房,甚至小瓶之内,也可以释放到大千世界当中,任其自由发挥。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用最大的耐心去聆听它,用最大的热心去解读它,用最大的诚心去赞赏它,能给一颗焦灼的心灵送去抚慰,能使一颗自卑的心灵得到激励。
中国有句古诗: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意味着一种同等、尊重,是心与心默默地靠拢,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它的作用永远不是仅仅给了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成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们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和学生共同享受语文带来的欢快!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