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式革新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6266 浏览:216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革新教学论文教学方式第一步,教师要以教学目标、重难点、对象以及策略四方面探讨出适合学生素质、培育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一堂好的课首先就得有一份好的教案,这是教师的职责。另外,上课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学效果。最后课后加以积累、练习。至于如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双方。本文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进行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对话方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8-0110-02
新课改的实施下,对教师如何教学、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等多方向进展提出了更多非单一性的要求、教师不再被强迫“生产”应付考试的“机器”,而是会说、会写、会想的高中生;学生也不是单纯地做练习题,拼命地背课文,甚至还背作文,而是积极乐观地学习,平静地面对考试。为了达到目的,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应对课改新形势,互相配合协作,探讨出双方都能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教与学的方式。
一创建并实施对话方式,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化解教与学可能有着的矛盾,以期望通过对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预习准备
想要学生在课堂上配合教师,不仅老师要备课,而且学生也必须对课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说出自己的见解,否则教师只能是“对牛弹琴?”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假如没有提前预习,难保学生不会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中的“河东”理解为“河东狮吼”中的河东,导致偏离了原来的教学理念。甚至越走越远。
2.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活跃的、利于学生发言的课堂气氛
有些内向的学生出于对自己提问的不自信,以为太低级,怕被人取笑,而拒绝发言,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对话方式的发挥,对学生的进展极为不利,这时教师要积极应对,多鼓励,回答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课堂的自信。这对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提出了要求。目前教学并没有彻底打破旧的方式,新课改尚未全面落实,还有很多就是重引进、论述,忽视了学生的消化以及实践、探讨能力,如此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口才欠缺。
3.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改特性,充分展示“新”的特点
第一,主体特性。在营造和谐氛围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这堂课作为主人公的安闲,教与学是放在同一个层次的教学阶段,无所谓地位高低。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学生感受到不是字面上的同等,使整个课堂显示出人文气味,成为真正的对话平台,与家互相提问,也能互相解答。听,专心听;说,勇敢说。把自己所想、所思说出来,让大家一起交流,共同学习,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积极活跃的信息交流场所。
第二,特性。对话方式建立在师生联系对等的基石上,对同一个不足进行探讨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革新教学论文观点,体现个性,充分满足他们的体现欲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承认。意识进一步进展为实践,对话方式正是给了他们表达意识的地方。新课标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学生课堂上充分的主动权,在师生联系同等的条件下,学生不但要有说的机会,还要和教师、同学一起决定在课堂上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第三,形式、内容的多样特性。对话方式是师生、生生间的互相学习、共同进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夸大了各种信息的交流,语文是一门深远的学科,涵盖面广,每一门学科都与它密切相关,很多信息、知识也都是以交流中产生的,对话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首先,体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对话的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如《兰亭集序》中的这段“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翱翔,抱明月而长终……”。可以一起讨论古人这种神仙式的美好生活,设想我们现在可以怎样才能活得更安闲。这类对话方式既符合课标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超越。其次,体现在对话方式的多样性,对话囊括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涵盖了学生与学生的互相交流,这是一条多面向的交流方式。
二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新课改应更努力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纲要》指出:“转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夸大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很明确地把重心以夸大课本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上,新理念趋向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以学生进展为本的倡导下,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天生为学习的主人,主宰学习。
在学生掌握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应知道作用,引领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学习,激活学生的求知欲,碰到困难能自己尝试去解决,有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实践出真理,老师教的有限,剩下的需要自己去探讨。教师也要积极探讨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思维,令学生易于接受的课堂教学新策略,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前沿工作以知识为中心、围绕课堂刺激学生探讨发现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思索动脑、迅速捕捉新信息、及时消化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备课中,除了要划分好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以及课标要求的其他知识点,还要捉住教学目标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融入了感情,才能真实确切地把教学需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掌握课本。教学中教师以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感受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使课堂变得亲切、有感染力,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师生之间的和睦相处,潜移默化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进展。在无形之中,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练习,假以时日定能提高,这将很值得欣慰。
我国教育界奇葩魏书生先生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新课改教学过程学习。他教导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天生为语文课程的主人。早在1979年,魏书生先生便已开展培育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对话方式很多启迪,让学生了解语文到底学什么、怎么学、学来干什么,他的业余占用时间多,用于语文教学简直少得可怜,但他点化的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学生不仅考试成绩十分优异,而且综合素质各方面都有很大有提高,进步明显。
三课堂教学任务结束后作适当总结,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必要时配合适量的实践
整堂课下来,必定引进了不少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暂时领悟能说明他们都掌握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瞬间记忆不是永恒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需要留有一部分时间往返顾、总结,把所有的知识迅速概括,这样有助于学生再次记忆,消化所学知识,转为自己所用。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多了,主观意识增强了,错误也就犯的多了,教师在总结的时候同时改正了很多学生的可能错误或者片面的观点,帮助学生筛选有用信息。
总结陈述可以伴之以课堂练习,练习不是说去搞题海战术,多多就能益善。练习只是为了巩固所学,根据课程特点和知识点内容,择量并选择有作用的、含金量高的习题来做,有目的性、有计划地进行练习,利于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同时也可以布置同学们一些课后任务来做,例如:开展社会实践,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等实践性强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既能以实践论证所学知识点的正确性,又能学有所用,以论述解决现实不足,二者皆可,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谢展云.也谈新课课程革新教学论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J].新课程探讨(基础教育),2010.04
[2]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世纪末的尴尬[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3]孙春成.语文探讨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对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高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