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与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07 点赞:4100 浏览:120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构主义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新理念,不仅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性的特点得以突出,而且还将学生视为一个能动的“人”。它给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即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条件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教育方式。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方式建构主义
大学语文近些年来颇遭非议和诟病,理由就在于大学语文固然具有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价值,但由于其自身定位的模糊游移和教学理念的陈旧滞后而导致它功效和作用弱化。笔者以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为造成诸现象的理由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自身上。笔者拟以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出发,就大学语文“如何教”的不足略陈管见,以期引起同仁的思索和留意。
教学现代化是当今高等教育进展的重要走势,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转变大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运用Powerpoint投影,把声音(朗诵)、图画、录像、影视片断等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而且把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直观,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介入度,因此具有多媒体、交互性、可控性、大信息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正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实施教学现代化的首选措施之一。教学现代化催生现代教学理念,建构主义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新理念,给教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作用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作用建构的帮助者、推动教学论文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作用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也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积累知识,而是选择和创造知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构成他(她)的全部内容,教师不仅要传承知识,而且更要盘活知识,开采脑矿,组织学生互动,刺激学生探讨,以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一般来说,教学方式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来确定。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是以“讲授—接受”的认知主义教学论述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论述为指导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一般用释题、作者先容、写作背景、课文大意、字词讲解、主题归纳、写作特点总结等环节构成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固定程式。这种教学方式隐含的一个命题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知识接受的容器。然而根据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明白学生是人,而非空盒子;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不仅实践性的特点应当得以突出,而且必须将学生视为一个能动的“人”。鉴于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支持下,立足于文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引导学习为条件的人文教育方式。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名著、经典的阅读是大学语文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查,在对笔者所在学校任教的280余名新生的调查中发现,除去中学语文课本以外,将近三分之一的个中学阶段只完整地读过1-2本名著,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部通读的学生仅只有不到10人。阅读面窄,人文知识的贫瘠,势必会造成大学生忽视对精神价值的叩问和追求,影响他们思想、情感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以而形成有知识、无文化的“单面人”,大学教育也无法培养文理贯通、学究天人的人才。因此倡导阅读,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是势在必行。在教学中,我们将阅读名著纳入大学语文的教学系统中,并安排在课外进行。这样做既解决了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矛盾,又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次上课伊始,就将一批阅读书目公布出来,要求学生挑选其中5-10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要求学生期中提交中期阅读作业,期末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作为期终考核成绩之一。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夸大阅读、写作能力的练习。学习不只是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掌握技艺教学论文,学会思索,因此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有深度。大学生的阅读,严格地说,应是思索性阅读、探讨性阅读,这种阅读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阅读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对词义、段意、层次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归纳性阅读,而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判定,形成观点;并将自己阅读的感受、熟悉、见解表述成文。这样的阅读,不仅授之以渔,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有些论者以为,现在的大学生写文章很难做到文以字顺,大学语文理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实在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
结合阅读,通过辩论、演讲和课堂讨论等形式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仅是一个会说话的不足。口语交际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需要丰富的知识,灵敏的思维,牢靠的记忆,不怯场的胆量,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才学、记忆力、思维的综合体现。我们预先将要讨论的专题布置下去,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准备相关的发言材料,然后提供一定的时间和场所,由同学们发言交流。我们发现,凡是上台做过发言的同学,对所讲内容记忆特别牢靠,掌握的知识面亦很广,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练习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练就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当然,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相应也更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活动有一个通盘的计划,而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有极强的驾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才行。教师必须练就内功,能讲学生所未讲、未论、未想之处,才能吸引学生留意力。实践证实,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表示欢迎。他们以为,课外阅读名著和经典,既弥补了专业学习中的缺憾,又学会了论文的写作,并且使他们有话可说,丰富了自己的感情世界。

二、以文章篇什为载体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

对于大学来说,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和机器,但很难成为一个和谐进展的人。张岂之先生以为:在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正派的人,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实际上是人生观的不足,也就是说应当把人文知识提升到人生观的高度来理解。人们对于人生作用的理解离不开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世界观的不足。①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与一般的政治说教课,它须用文章篇什作载体,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载体和媒介,但又不能拘泥于此。我们要果断摈弃那种就文章讲文章、就作品讲作品,讲一篇就只是一篇,不能向更深更广处拓展的教学格式,摈弃那种篇篇都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死板机械狭窄的串讲式教学套路。而是要熟悉到大学语文本身有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课程内容。它要求以作家作品大处入手,来思索熟悉人生,或领会一种精神。倘若学生能以项羽身上感受到文和武的联系不足,熟悉到刚愎自用的害处;能以苏东坡的坎坷人生经历、诗词作品中学习到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那便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成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知识教学理应与文学和人文相融为一体。比如读古典诗词,一个“愁”字、一种“愁情”是大学生接触最多、体验最深的一个对象。“愁”是一个会意字,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个汉字的构造上。自然界秋天肃杀凄凉、草木凋零的景象,极易触动人的伤感之情。中国古代的刑部称秋官,死囚也通常在秋后问斩;辛弃疾《破阵子》有“沙场秋点兵”之句,喻示战事也常常在秋天进行;古人以五音分配四时,秋天为“商”声,商即“伤”也,取物既老而悲伤之意。由此可知,“秋”无论以自然作用还是以人文作用上都蕴含着一种“愁”情。明乎此,我们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最爱把“愁”放在秋天来写,就能明白“秋思”的特定含义,也能够较轻易走进古人的心灵与感情世界,理解欧阳修为什么会由草木飘零联想到人的“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王实甫何以用“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凄迷”的氛围来衬托莺莺与张生的离恨别绪;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凄美诗句竟能感动千百万读者的情思。诗人们怀才不遇、伤时忧民、国破家亡之愁,词人们羁旅行驿之愁、请缨无路之忧、知音难觅之苦,都无不与“秋”字相联。体验这些“愁”,就是在与古贤人对话和交流,在接受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陶冶。大学语文教学要求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跨越字词句篇以更高的层面,譬如文化、哲学层面来熟悉和感受文本,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知识内容不再仅仅只是课程以内的,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文本和另一个文本相加即是两个文本那样简单,而是包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即文本的外延与内涵共同构成的文化场,以及文本之间相互叠加形成的“格式塔质”。对于教师来说,他(她)必须在教学中超越具体教材,必须将具体的文本放在民族历史文化的宏大背景下,用一种思想、哲学去观照,去品味,去审视,并通过于此来作用于人、作用于社会,在精神成人方面发挥自身独特作用。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