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方面一些实践和思索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24928 浏览:1095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德育正面对着很多挑战,同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学校这个平台,搞好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语文作为小学的主干课程,如何利用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值得老师们实践和深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因素以人为本实践和思索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2-0078-02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和电视的普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是非常大的,尤其对身心正在发育着的小学生。另外,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小学的学生主体将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对少年儿童所造成的影响是值得整个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庞大,这在电视或报刊等媒体上多有报道。缺少父母常年在身边的关爱,给农村儿童的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正面对着很多挑战,同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利用好学校这个平台,并适应形势的变化,搞好学校德育教育,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眼前。语文课作为小学的主干课程,如何利用好语文教学中这些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值得老师们去不断实践和深思。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有如下思索和实践:
一立足教学大纲,确立语文学科德育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前言中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推动教学论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作用。”大纲突出了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量,并把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这说明我们国家历来都是极其重视德育教育的。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利用语文教学的独特上风,以学生进展的需求出发,针对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发育和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德育因素,采用德育和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礼节道德以文字的形式一直传承下来,而每个人一生正是以识字开始感知民族文化的。现在,每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内容都提供了关注学生德性养成和身心和谐进展的教育资源。不可否认,这些内容都布满着道德价值的取向,目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重要的人生门路,逐渐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一份子。
二善于发掘、细化和分解语文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对语文学科中德育内涵的梳理,浅析其中有着的德育要素。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分成几个大组的,每一个都有一个主题。例如,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组内容中,在讲述《观潮》和《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不仅让学生们感受自然界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观,以小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的情愫;在讲述《火烧云》这篇课文时,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课文的描述,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云,并利用其他时间进行讨论,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善于用美的眼睛去观察它们,去观察四周的一切;在讲述《鸟的天堂》时,以字里行间透着美的内容延伸开,并引出电视中的一则广告,让同学们感受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多么的美好!如在第六组课文内容中,在讲述《搭石》时,针对农村的孩子大多见识过相似的情景,提示学生们平时以小事做起,多做搭石这样的力所能及的好事,发扬中华民族谦让、相互帮助、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在讲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卡罗纳》和《给予是欢快的》时,突出人与人之间真挚的、美好的东西,以小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连接着现在和未来。课文中的美的东西不一而足,这里仅举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以上对课文内容的浅析可以看作是对语文学科中的德育要素的细化和分解。分解后,每堂课德育内容未几,使得学生吸收知识营养的同时,也汲取了德育营养,势必具有较好的接受性。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无趣的,而是立体的、有乐趣的,德育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的健康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三探讨语文学科德育的切入点,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在语文学科中,德育因素具有零散、不成系统的特点,需要探讨、挖掘和整理。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当今经济、科技的进展,将蕴藏在自然形态和社会人文之中的有形和无形的德育因素和内涵,经适当加工、提炼和整合成为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显性德育内容,作为育人素材和德育的切入点。
在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后,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内容的组织、策略的选择以及行为的展开等方面,考虑德育的要求,把无意地潜在的德育渗透转化为有意地显在的学科德育,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同时,在熟悉、情感、意志、性格和世界观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期对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为适应社会的进展,教学和德育的内容也要不断调整,有利于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德育专家朱小曼教授以为,学校德育调整的方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关注知识传递到更加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2)以关注认知进展到更加关注情感与德性品格的进展和培育;(3)以关注单向度的教导到更加关注双向沟通、对话和交往。这些可以作为教师在落实德育时要实现的理念和行为调整。
四实践科学进展观,不断改善和提高德育教育的方式策略
教育是服务于社会的。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广泛开展实践科学进展观活动,科学进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行业就是以学生的进展为本。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的起步阶段,知识传授和德育的培育,对每一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健康美好的心灵、适应社会进展和竞争,这些对教育提出了综合性要求。社会在不断的进展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德育教育的方式策略是必须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提出以下想法:(1)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父母般的亲情和温情,以生活、学习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允许他们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正确地引导他们。(2)教学内容中一些隐性的德育有必要用显性的德育内容让学生们去感受,平时的学习生活纪律,好人好事,劳动观念,爱护公物,团结互爱,班级荣誉等等,都是实施德育的平台。(3)教师要开展德育课例探讨,以内容、方式、资源等方面可以开展实验和探讨。教师之间采取互相听课、评课,然后经过讨论、反思、改善等各个环节,提升教师们的育德能力,不断积累学科的德育资源。(4)充分利用当今各种资源丰富的特点,如互联网、报纸报刊以及一些比较前沿有教育性的书籍,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是偏颇的、不建全面的。假如满足于过去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策略,是不敬业的一种体现。
总之,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和乡镇小学教育的近况并不乐观,一些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精神,与过去相比有着着差距。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共鸣。常说“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的关键,也就是教师本身做好了,“育人”的“教书”才能教得其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情感如何展现,以便更好地让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待于我们深刻地思索、不断地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2]朱小曼.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崔鹏.中小学学科德育探讨和实践的途径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08(20)
[4]课程教材探讨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探讨开发中心编著.语文四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5]王小平著.本领恐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