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9847 浏览:918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练习,也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朗读要求兴趣策略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书读的遍数越多,对书中意思的理解就越透彻。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练习,也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它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朗读教学呢?笔者以为可以以以下几方面个进行:

一、明确朗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个目标的排列实在已指明了朗读练习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不能跳越,练习时应围绕这三个目标进行。

二、激发朗读兴趣

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潜移默化,是激发学习,提高学生主动性的活跃因素。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以责任感产生,而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的。”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有了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易集中留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朗读。要让学生主动去读,乐意去读,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重要量,知道朗读是帮助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要有正确的心态。其次通过讲述文学史的一些名人能“下笔如有神”是由于他们“读书破万卷”的结果来激发学生朗读的。还可以通过分组读、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三、教给朗读策略

朗读是一项技能,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练习的最高目标,它主要是指能正确读出抑扬抑扬,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怎样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呢?我以为可以以以下几方面着手练习。
l、掌握好朗读的感情基调
一般地说,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朗读时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与文章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当然,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情感基调,在感情朗读指导中,要告诉学生,慷慨激昂的课文,朗读时,声调昂扬,语势上行,读起来给人以威武雄健、飞涌,势如破竹,锐不可挡之感,能让听者享受到阳刚之美,如《我的自白书》等;意境优美、清新活泼、隽永飘逸的诗歌、散文,朗读时,语调轻盈,婉转流利,力求读出诗文间盎然的诗意和优雅的情境,像《桂林山水》等;一些感情深沉、缅怀悼念的课文,朗读时,要高低适度,语流平缓,既不高亢,又不过分低沉:字字千钧,句句有力,情境尽现,令人遐想,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等;一些常识性的课文,朗读时要稳定、舒展,声音不高不低,语流不快不慢,语势起伏不大,如《太阳》等课文。诚然,很多课文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时而高昂,时而轻盈,时而凝重,时而平实,因而其朗读的基调是综合型的,朗读课文时应根据具体课文内容选择并变换朗读基调。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再对具体的文句进行语言品味和反复朗读,教师并辅以一些具体的朗读技艺教学论文的指导,就能够“一篇比一篇读得入情入味”,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就能实现。如朗读《燕子》中的“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柔柔,体现柳丝的优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读“光彩夺目”时,语速要放慢,语调加重,感情要饱满,让听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抓重点词句段指导朗读

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段对于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具有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如朗读《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的三个特点的句子时,教师告诉学生:“静”、“清”、“绿”三个形容词是漓江的水的特点,因此,这三个形容词朗读时要读出重音。但这三个词只能用平静的语气,“拖长”字音,“轻读”的策略突出,否则,漓江的水则“咆哮”了,就不能表达出作者对漓江的水的喜爱之情。又如在一些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教师在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如《卖木雕的少年》有这么几句①“夫人,您买一个吧!”学生根据语气词“吧!”便可知要读出恳切的语气;②“您是中国人吧?”学生就能根据语气词“吧?”懂得这句应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然后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最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能感受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对于含义比较深刻、蕴含的情感比较复杂的长句,教师先把要读的句子抄在小黑板上,一句一句标出重音、停顿、节奏、情感提示语等,然后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感受如何根据句群停顿,最后学生试读。这样就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达到读出感情的目的。特别是对刚接受感情朗读指导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好策略。又如一些课文,感情浓郁,或激昂,或深沉,或语调语气变化大,学生不轻易把握,就宜先由教师范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浓重、如泣如诉的抒怀散文,通篇情调哀婉。学生固然知道应读得悲伤,但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不能有感情的朗读,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投入地范读,才能以情动人,让学生披文入情,逐渐掌握朗读技艺教学论文。
总之,指导朗读的策略多种多样,朗读策略指导的选择,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要求和文章的特点来决定,不必拘于一式。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