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阶段性反思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9159 浏览:3416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林西县小学语文自2008年始推进“批注式阅读教学探讨”实验,历时三年,在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作了积极的探讨。2010年6月3-4日,召开了赤峰市“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探讨”现场会,会上展示了低中高各年段课内、课外的批注式阅读,既有单篇文章的阅读能力测试,也有整本书的班级读书会,还包括学生命题书面作文的互批互评。全方位展示了学生经历“批注式阅读教学”后的听说读写能力。会议特邀的几位专家在闭幕式上对此实验进行会诊把脉,充分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有着的不足。会后,教研职员与实验教师一起作了较为深入的反思,姑且作为阶段性的总结,现求教于同仁。

一、理清“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与传统阅读方式“评点”的异同。

经历过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喧嚣与浮躁后,我们的母语教学开始追求“尚简、务实、求真、有度”(靳家彦语),“简单、天职、扎实”(崔峦语)和“平淡、轻松”(杨再隋语)。回归传统、诵读经典、重现“蒙学”,包括民间私塾的出现,都预示着语文教学开始走上了“回家的路”。
批注式阅读教学同样有着传统文化的背景与特点。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缺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入思索的一种读书方式。“注”是指通过圈点、勾划来标明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批”是对有感悟处进行评点,写下自己的主观感受。“批注”的过程,就是潜心涵泳文字的过程。
早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就十分推崇与提倡涵泳式阅读,他说:“学者读书,须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已省察。”把“涵泳”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策略提出了。他在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时又指出:“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奔走追逐,而无以容涵泳之乐……”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相比较,指出了“涵泳”方能全身心地浸润于语言文字中,领悟到阅读的乐趣。在《诗书之要》中,他又指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涵泳”的方式与过程。在所有阅读方式中,“评点”将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脂砚斋批《红楼梦》,李卓吾批《西游记》,金圣叹批《水浒传》,毛宗岗父子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梅》,可谓与名著交相照映,批者与作者同样流传千古。有哪个读《红楼梦》的人不知道脂评本、不知道他所评点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呢?
“评点”与“批注式阅读”都讲求阅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阅读过程里的审美性、差别性和批判性。但二者阅读的主体不同,“评点”者在人生阅历、生命体验和文学修养上都远高于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小学生,他们是在对经典之作进行发微、诠释与引导;二者阅读目的不同,前者能娴熟地运用阅读技艺教学论文,析理入微;后者则是在于学习阅读的方式策略,通过阅读实践逐步学会自能读书。因此,“评点”是一种散点式批注,有着“以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批注式阅读教学”却要追求一种线性式的批注,按照一定的程序与规律习得阅读的技艺教学论文与能力。

二、学习是有作用的建构。

建构主义以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作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具备学习的潜质。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情感经历、阅读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批注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多层面的质疑、理解、欣赏、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不足为核心,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教学过程。批注式阅读坚信: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每一位智力正常的学生都一定能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正确解读其中的信息。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夸大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作用建构的帮助者、推动教学论文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作用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终纵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在指导批注式阅读中,要经历一个由讲到不讲的过程。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一个角色互换的不足,学生要逐步学会像老师一样解读文本,并能加以批注;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理想目标,更遑论立竿见影?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夸大遵循学生的身心进展与知识习得规律,并充分熟悉学生间的差别性,夸大人的进展的自然与和谐。要师法自然,以农业进展的心态来经营,允许学生在批注阅读能力的养成中有不同的速度。

三、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标”中夸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浅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但学生能否真正以主体身份进行自主学习,还只是一种可能性。正如郭小荣先生所说:“自己学习,不即是自主学习,有了通用的策略,才能是有效的自主学习。”成尚荣先生也曾说过,学生这个主体“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更没有完成,可能性在进展中;在今后、将来,对于进展中的学生而言,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可能性,着力于学生的现实性。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提倡个性化阅读;其次要让学生以精读到略读,再到课外去运用批注阅读策略,不断将知识“外化”。在这些过程中,除将学生推到台前、亲历实践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策略,即学会如何做主体。目前,我们有很多批注阅读的策略都是以成人阅读的角度出发讲解给学生的,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机械运用,批注缺乏灵性和独创性。这亦是对主体的伤害。所以,人性化的教学是努力让策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策略。

四、“熟悉你自己”。

“熟悉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经典名言。要发现自己的无知,不盲目坚信——没有经过认真思索,就将习俗、传统、权威、风尚、舆论、经验上所得的答案当作正确无误的真理。阅读亦然。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和索取作用,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建构,甚至创造作用。阅读不仅是提高读写能力的过程,还蕴含着学生人格、精神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认可、理解、接受文本的过程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鉴赏和质疑精神。传统解读中的方式化思维、公式化解读,总是将一篇文章终极读成“歌颂了、赞美了”等高尚、神圣的不二结论,读成八股式的整洁划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这句话,对我们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师生都适用,那就是真实地解读文本,让阅读成为独立的精神体验,成为自我的创造。

1[2][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