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优化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31797 浏览:14514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审美教育贯串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以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优化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熟悉世界、进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表明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美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我以为可以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内容美

1.缘文想象,欣赏自然美。丰子恺说:“对于自然美的真实的爱护心,尤为美的教育上的要务。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亦可说是人生的源泉。”语文教学中自然美的教学并不是实地欣赏自然景物或自然风光,而是以文本作为,这就使教学本身具有了想象的性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想象,欣赏到祖国的湖光山色,再辅以插图或视屏,让美的形象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美景。
2.立足课文,体验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巨大的熟悉、欣赏和美感作用。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对真、善、美的歌颂,是对人类崇高人格的歌颂,是人类美好思想的结晶,很轻易引起人们的美感体验。对这些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熟悉生活、熟悉他人、熟悉社会。
3.把握形象,认知人物美。小语教材中描写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不光那些高尚的形象是美的,连那些“丑”的形象也是美的,这就需要我们辩证地欣赏美。如《狼和小羊》一课中,作者用“气冲冲”“龇着牙”“逼近”“扑向”等词语描写小羊与狼的对话,突出了“狼”的凶狠,以此来激起人们对狼的厌恶和憎恨,以而让读者更加热切地向往美,进而达到审美效果。

二、品词赏句,感悟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隐性的,是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的,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小学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作者写文章时为了达到用词的正确精妙,总是字斟句酌。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些关键词。通过品味这些关键词,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精妙,还能学以致用,为今后的作文教学提供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老所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能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感情朗读。美读能激发学生感情,让学生接受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因文制宜,欣赏结构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好文章的结构匀称、完整、严密而有变化。它们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头、身、尾”完整无缺,内在联系紧密,既有基本框架,又能千变万化。这种丰富多变,自然和谐的结构形式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赏析结构美,可以以抓“文眼”入手。文眼,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在内容上常常体现为外景和内情的交融,是“意境聚合点”;在形式上制约全篇,是“结构扭结点”。因此,浅析课文时捉住了文眼,就即是捉住了一把金钥匙。赏析结构美,又可以以抓“文脉”入手。文脉是文章的命根子,捉住文脉进行浅析,就是随着作者的思路走,慢慢走到文章深处,欣赏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把事情交代清楚的,以而领略文章的结构美。

四、读写迁移,创造拓展美

美育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任务外,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创造美。将前人积累的审美经验加以迁移,在品悟、感受、鉴戒中按自己的理想去创造美。
1.模仿范文创造美。当学生对范文的感知进入境界,为范文的出色描述所折服时,便产生了“也写一篇看看”的动机。学生在读写迁移中不仅创造了美,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审美的愉悦。
2.补充结尾延续美。续写是一种由读到写的实践,通过对美的欣赏,激发让“美”延续下去的愿望。有些课文在出色之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缺”,给人无穷遐思。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这些“空缺”,由于课文的终点恰恰可以作为习作的起点。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