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维”目标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18797 浏览:827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教学论文鲜明地提出:“转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夸大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进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要对以下三个目标进行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相互联系。要内在地整合于新的课程内容及统一的教育过程中。
实行有效的、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获得进步与进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策略,随机地进行革新教学论文教学。落实“三维”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运用直观教学,创设“出色纷呈”的课堂情境

目前,学生很喜欢动画片,对于课外书则没有太大的兴趣。为什么这些包含着中国特点文化的方块字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呢?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片不仅有鲜艳的色彩,而且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笔者经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设计不同字体、色彩、图标、动画、声音、背景等手法,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学习界面,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视听感觉,给学生综合刺激,使教学中抽象的知识能够形象直观地生动展现,并善于把知识点和相关资源相互关联,营造一个自主式、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四课《迷人的张家界》时,笔者就对充分利用了网络。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以文字中感受迷人的张家界。然后笔者带领学生走进Intemet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以网络上直接感受张家界的美丽。一幅幅优美的景片,让学生瞠目结舌,学生未出家门却能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大自然美景,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完本课后,笔者便组织了一次“Let’sgo…”的活动,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些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然后进行交流、汇报。学生很感兴趣,他们通过网络搜集。在阅读课堂上都展示了出色的画面,使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过程。创设“韵昧无穷”的课堂情境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教学,忽视了知识获取与能力养成的途径与方式策略,也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提高、积极情感与正确态度的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实际上,这种理解对于学生的全面进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新课程致力于转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夸大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

一、并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练习,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思索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策略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以事情进展的线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想象世界。唤起流淌心底的情感,运用生动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正确、具体、生动、形象。
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九课《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就利用网络优化了教学过程。首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一个资料库。在资料库里将一些内容分为若干小点:有地球的历史、地球图片欣赏、地球的开发利用、保卫地球、相关的宇宙知识等。学习时,我没有多讲而是让学生打开电脑去阅读这些内容。阅读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眼界,让他们全方位了解了地球。之后,让学生完成小论文,题目有《未来的地球》、《地球的哭泣》、《我看地球的开发利用》等,要求他们自主选择一个题目,在电脑上直接完成。把完成的小论文在小组讨论园地中交流,利用网络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最后我进行点评。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不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变成开放性的、交流性的,这样的阅读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介入,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三、善于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创设“味香可口”的课堂情境

语文知识是知识海洋中的点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工具。要学好语文,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积累,在关键的时候运用自如,这也是平时所讲的“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不仅要以学生的生活中提出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还必须让学生用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式看待、浅析和解决实际不足。我给学生讲授标点符号的作用时,举了两个例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一:以前,有个吝啬的财主请一个秀才教他的儿子读书,但又不愿意出钱。当秀才到来时,他问秀才逐日三餐的伙食要求,秀才说了一句话: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听了,非常兴奋,他把这句话理解成:“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于是,财主只给秀才上了一碟青菜。秀才见财主说好的事变褂了,只好拂袖而去,
同一句话,标点符号的位置不同。则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公道地使用标点符号,才能正确地表达生活中的意愿。
例二: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放在不同的位置,大家非常熟悉的唐诗《清明》就变成了另外两种文体:小短剧和小令,但意思与意境仍然不变。
原诗:清明
小短剧
清明吐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销魂。[路上]
借问酒家何处有?
行人:[欲销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速指]杏花村。
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销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教师经常留意把语文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了解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用语文眼光看不足,用语文头脑想不足,增强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不足的意识。
笔者以为。落实“三维”目标,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熟悉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对策、策略的整合和运用。教师搭建了教学的出色舞台,把学生带入具有多维视听效应的教学场景,让出色的社会生活辐射了教学的小课堂。学生课内的知识与课外见闻交融交流,课堂变大了,学习变活了,教学效果明显得到提高,有效地进展了学生的素质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