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如何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13876 浏览:59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目标教学把教学活动变成了一个有序列的练习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双基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进展和素质的升华。

一、教学目标中渗透素质教育

目标的设置是进行目标教学的依据,正确制订目标是目标教学成功的条件,在教学目标中渗透素质教育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教学目标有如下特点,因此,它适应素质教育。
(一)教学目标有科学性。所谓“科学”,包含着既具体又精当这样两个方面。具体,是对数学大纲而言,教学目标的设计的每个基础知识点,能力练习点,智能开发点,在大纲中都能找到位置。精当,是针对教材的内容而言,教学目标的设计,以教材为依据,是教材内容的提高和概括。它通过基础知识点、能力练习点和智能开发点步步落实,架起了大纲到教材之间的桥梁,以而保证了大纲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教学目标有实践性。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而目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练习要求和可操纵性(实践性),它可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加强双基,培养能力,进展智能;教学目标的每个认知水平就是一个个练习步骤,综合各个认知水平,就可构成一级练习系列,这就是“以练习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的具体化,也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
(三)教学目标有层次性。以《小桔灯》的教学目标为例,既有认知领域的基础目标1:“给下列各字注音”,要求学生[识记],目标2:“解释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要求学生[领会],又有认知领域中的高层目标,如目标6:“划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概括出环境的特点,说出其作用。”目标7:“说现小桔灯的象征作用和用它作本文标题的作用。”要求学生[综合]和[评价]等。所有教学目标的制订,都是参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来设计的。它不仅包括认知领域(智力因素)的六阶等级(识记、理解、运用、浅析、综合、评价),同时还涉及情感领域(非智力因素)、操纵领域(实践活动),如目标8:“运用象征手法或环境描写,人物行动、语言描写等体现策略,写一篇记叙文,记一位自己所最敬重的人。”上述教学目标既有层次性,又有系列性和累积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熟悉能力到心理能力,由简单能力到综合能力的练习系列与进展系列,既符合学生熟悉的深化规律与能力的培养规律,又符合教材严密的科学系统和知识组合的序列,以而保证了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进展学生的个性。
(四)教学目标有可测性。这是目标教学与目的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目的教学往往多使用内隐体验动词(了解、懂得、掌握等),而目标教学多使用外显行为动词(识记、说出、进出等),前者无法测而后者可测,后者有利于当堂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有利于及时矫正和补救,有利于因材施教,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标、形成能力。以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中落实素质教育

目前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学策略普遍有着着“费时费力收效低”的不足。由于长期受注入式、题海式教学策略的影响,语文教学已变得僵化死板。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厌学情绪日益增加,语文教学呈现出“耗时费力效率低”的局面。语文采取目标教学,由于每课都有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师围绕目标教,学生按照目标学,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条件目标诊测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条件目标一搬有两项内容,一是在学习本课前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二是在按照本课教学目标进行独立自学时,学生可实现的本课教学目标的自达部分,往往是些教为浅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条件目标诊测的目的是要学生养成运用已有知识或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不足的能力和习惯。如《小桔灯》的教学目标1:“给下列各字注音。”学生给原来未学过的字注音,就要利用工具书(《字典》),教学目标2:“解释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就不是靠翻《词典》就能寻求正确答案的事了,学生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原义,还要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才能悟出该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二)目标的导达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些目标属教学目标中较为深入的部分(如:综合、评价等)。相当于传统目的教学中的重、难点。这些地方教师要予以开导点拨。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科学而巧妙地设问,有目的地、经常地练习学生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与逆向思维的能力。由于“思维永远是以不足开始的。”
(三)目标的评价、矫正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评价贯串于目标教学的始终。它与一般的考查不同。布卢姆指出:“平时测验或者进度测试,能够提供反馈,但这种测验或者测试主要还是被用来分等,或者判定学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所学到的知识。”而目标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是一个“反馈与矫正的系统”,即“通过频繁的反馈和按照每个学生的需要因人而异的帮助进行改正”。
学习效率的提高,需要每个学生个体去完成,学生个体在学习效率上的差别,更多的不是智力差别,而是个性差别所致。假如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必将使智力的开发成为一种自然,学习成为一种自觉、渴望和乐趣,就会不满足于“学会”,而追求“会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