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专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8040 浏览:316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及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作者在本文提出如何中专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做法和熟悉。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专语文教学
审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判的一种心理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气力,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感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是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感化、陶冶中使其素质和品格升华的教育。审美教育中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就目前中专学生的情况教学论文来看,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差的,不少学生面对清新动人、蕴藉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使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才有所感受,但仍难以言传。

一、借助吟诵感知美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在也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以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审美过程的第一步即是审美直觉。所谓直觉,是指审美接受过程开始后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属性。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抒怀散文。为了艺术地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探讨,让学生具体感知这篇文章的“美”,教师固然可以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如听配乐朗诵,以听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看有关荷叶、荷花、月色的各种图片、照片及录像片,以视觉上丰富学生的感受;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启发学生想象等等。但,阅读,尤其是吟诵还是进入审美感知领域的最基本手段。引导学生以布满感情的语调和跌宕有致的节奏,力求把月光笼罩下优美朦胧、布满生机的荷塘的景色美和作者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精神美读出来。“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似乎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轻松而略带急切的语调,透露出渴望自由宁静的心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的“袅娜地开着”,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晶莹玉润如明珠,闪烁迷茫似星星;月光如流水,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影参差斑驳,“像是画在荷塘上”。在整个吟诵过程中,一幅幅描写细腻的荷叶、荷花、荷波,月光、月色、月影图生动展现出来,作者的喜悦之情也跃然纸上。

二、运用想象拓展美

审美直觉一般是不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而反映出来的一种审美感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接受者的一种“本能”的反映,它呈现出片断的、零碎的特点。接受美学以为,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直觉,仅仅是审美接受的开始,而直觉阶段一般是短暂的,接受者很快就会由审美直觉进入审美再现阶段。所谓再现,就是通过想象的心理活动,将直觉所激活的艺术形象完整、全面地再现出来。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当学生对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熟悉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将零碎、片断的审美直觉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即再现过程。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有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间接形象并不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它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只可思而得之”,即接受者只有凭借作品所提供的直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把它再现出来。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想象可能以整部作品的意蕴中产生更多的创造意识,即在想象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加工改造。

三、通过浅析理解美

在审美接受中,审美直觉和审美再现都是对作品艺术形象表象的熟悉,还未深入到作品的内在本质,而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是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中包含着生活本质和规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还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其内在本质,即着重于审美的理性浅析和综合,以而使学生获得更为深沉、凝练、隽永的美。
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教学中要借助课本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真、善、美发掘出来,以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感情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为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刚直性格和高尚品格崇敬不已;也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而赞叹不绝;更为人和革命志士的英勇献身精神所感染。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获得了应有的语文知识。要让学生能以形象中把握内在情感的起伏波动,感受到事物的本质,这种把握是理解中有感受,感受中又伴着理解。如《风景谈》里的六幅画面,让学生理解《风景谈》表面谈的是风景,实际上写的是风景中的人,是作为“民族精神化身”的人,并进一步想象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战斗风采和生动的生活场景。这样,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对作品战斗的主题、深邃的思想、开阔的意境,都可以深刻地理解,并感受到文章笼罩着一种朦胧美,犹如一支深情的咏叹调,以而受到教育。

四、在创造中升华美

审美接受中的直觉、想象、理解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策略,它们的终极导向是审美创造。创造是理性的升华,是经过理性思辨而出现的崭新的审美形象。作品中的“空缺”或“不完成本”,会激起接受者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力。当作品的实际呈现为“不完全的形”时,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会很自然地给予创造,使作品的内涵得以拓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既离不开作品本身,又和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密切的联系。
要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就要以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趣味情感来充实审美客体,使审美主体的熟悉升华,创造出新的意境。比如,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体现的是白洋淀人民同侵略者战斗的主题,其开头那段月夜编席的文字描写却像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的风景画:水生嫂“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由此可真实的感受到水乡的迷人景色,获得温柔、宁静、心旷神怡的美感;水生嫂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勤劳淳朴,体现出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感受到美的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对破坏这种美的侵略者强烈的愤怒之情。
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适当作一些补充先容,有助于启迪聪明、开拓视野,有助于触类旁通,提高审美能力。讲《荷花淀》时,可以比较具体地先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放弃冀中平原,仓皇南逃,农民面对强敌压境,自己的生命、家园和妻子儿女都没有了保障,他们要求武装抗日、保家卫国。水生和水生嫂就是这一时期白洋淀地区的普通农民,他们在战争中学会战斗,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创造出辉煌业绩。由此以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而坚信战争胜利的必然性。以水生、水生嫂的质朴高尚而联想到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儿女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这就是审美教育中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思想熟悉升华了。对此,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两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鉴戒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体现策略等,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要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感,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养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综上所述,只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才能陶冶他们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活动能力以及审美艺术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素玲.试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0):122-123.
[2]黄淑慧.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J].广西教育,2008(2):57.
[3]孔凡云.中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探讨与革新教学论文,2007,4(1):33-33.
作者先容:陈艳萍(1977.10--),女,汉族,江西樟树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探讨方向: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王利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