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7 点赞:6750 浏览:211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生的进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的终纵目标是推动教学论文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修养上的完善。一个人的人文素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自觉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引进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精神品格。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爱国的情感之中,体现在气节之中;以微观方面来说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良好的人文素质体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二、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近况

以总体上来看,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而对于处于敏感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来说,这个时期又是异常关键的阶段,由于这段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和意志品质、审美情操和思想道德品质定型的时期。人的某些方面的素质,如文化素质、审美体验力、情感调整与理解力等,假如错过了这一时期的培养,出现了不足就很难挽回。人文素质的缺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认知能力和意志力的双重不足,也会导致学生自卑、世故、敏感、盲以等不良性格的形成,以而出现如缺乏诚信,文化底蕴浅乏,享受主义思想严重,价值系统混杂,敬业精神不够,心理素质较差,适应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心,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与他人协作,甚至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等诸多不足。因此,中职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三、利用语文课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上风

我们目前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编者几乎都有意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中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又留意鉴戒了西方文明中的人文精华,集知识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阅读学习这些优秀篇章,可以让学生在真善美感情的海洋中畅游,学以载道,获得真知。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中华民族与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来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学会尊重人,学会尊重生命价值,为其一生的精神积淀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质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同时,才能接受教师的课程和教师的教育。因此,要加强中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提高授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精神风采、治学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二)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操。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捉住这些最能调动学生审美情感的名篇佳作,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知、理解、接受这些人文关怀。在语文教材中,并不是每一篇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都是浅显易懂的,有些课文或内容较深,或时空跨度极大,因而学生一时难以吃透,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育人点,并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去思索、去发挥、去开拓。

(三)改善教学内容

出生于20世纪十年代的人,具有批判意识、革新教学论文精神、竞争心理、自主意识、与同等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程设置,而应该突破传统尝试增加、改善新的教学内容。假如在教学内容上多选择一些贴近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的人文内容,必定更轻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语文教师要提高授课质量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设计一定的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或者结合实际社会现象、生活不足,同等地与学生共同讨论、学习,淡化教育的色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更轻易被学生接受。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者》、《》、《启迪》等优秀期刊,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认知领域,带给他们人生的愉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