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学生进展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4321 浏览:111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语文学习近况和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规律的浅析,提出了“以写促读”的教学主张,并浅析了其对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增加学习动力、激发学习潜能、实施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对探讨适合学生进展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学生进展;语文教学;以写促读
中学语文教学,初中与高中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有区别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初中、高中阶段应各有侧重。假如初中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为主,以篇段的阅读理解为中心组织教学,那么高中则宜以培养写作能力为主,以篇段的写作练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因此,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实际,实施“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现、探究、解决不足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推动教学论文作用。

一、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具体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可以说是递减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各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也可以说是比较低的。这些都是客观有着的现象,理由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界限不清,当是重要理由之一。
语文学科的学习应该有阶段性。语文学科的学习固然都得依据文本,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却是应该也是可以有阶段性的。叶圣陶先生说:“解放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又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科以练习之。”可见“语”和“文”是有所侧重的,“读”和“写”也应该有所侧重地练习。所以,以高一开始,语文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侧重“写”的练习,以写促读,就会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习任务更加具体,以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适合学生需要,增加学习动力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递减,这似乎有悖常理,但仔细浅析,也不难理解,由于学生的学习需要是递减的。以目前的教育近况,到了高中,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就是高考需要。而在现实生活中,高中学生感到几乎没有什么关于语文方面的知识需要和只能在课堂获得。读书看报,阅读资料的能力,他们一般都已具备,写作能力似乎也很难在课堂上获得,高考语文也几乎不考课堂上浅析解读的那一些文章,所以学生课堂上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更低了。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感到有一种需要。换言之,让学生有一种学习动机。
因此,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当前迫切需要探讨的不足之一,就是高中学生学习需要的不足。前些年,有人曾提出了一种让学生跳起来摘桃的论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了在学生最近进展区教学的论述。所谓最近进展区,就是学习者目前的情况教学论文与所期望达到的情况教学论文之间的差距。简单地说,就是学习的需要。高中语文,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在哪里?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什么?如前所述,对于一般文章,他们都能理解,都能读懂,已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写作是尚未入门或刚刚入门,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尤其需要提高写作能力。因此,高一阶段,假如能以联系实际的写作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不敢说一下子能调动学生多么高的积极性,但至少比现在要好得多。由于这是在他们最近进展区组织教学,他们感到了一种需要。他们需要在写作中自我发现、自我熟悉,需要在写作中发现熟悉四周世界,需要通过写作去解决个人、四周及社会的一些实际不足。当然他们也感到需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天生为主体,激发学习潜能

激发学生自身的动力,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育活动已成为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当前教育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大家一直努力想达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境界,作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如各种教学实验,大语文教学,由课内引向课外;教材革新教学论文的试验,教材内容数量的增加和编排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由满堂讲变为满堂问,又变为满堂读或满堂练……我们不愿也不能否定这些年来我们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付出的与收获的太不相当。一个好的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育力结构,教材的召唤力结构,学生的学习力结构相耦合,三者产生一种“共振”。很显然,在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者间,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力结构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先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由此而定出学习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认真探讨学习对象,由此而定出学习的方式策略。
对于高中生来说,以写作为中心组织语文教学,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写作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事,既然以写作为中心,学生就一定要介入进来,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来组织教学。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写作实际去探讨不足,去浅析情况,去选取教材,去寻找对策。这时,教师的备课,教学就自然而然地是围绕着学生,教师是以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以原理规则出发来教学。这时教师也许要讲原理规则,但这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时无论教师讲也罢,问也罢,或者让学生读也罢,练也罢,我们以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以另一方面说,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也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不足,主动地去学习,去探讨、去浅析,寻找答案。这时学生即使是阅读同一篇文章,接受的东西也可能不完全相同,由于各人的实际不足不同,这就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体现。

四、符合认知规律,有助教学实践

美国教育家克莱恩以为:“最佳的策略是先做后辨认,或者一边做一边辨认。”又说:“只有学习而没有介入其中的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公道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八条规则,其中第二条中说:“一切语文以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来学习来得轻易。在可能的范围内,应尽量这样做。”中学语文与中学其它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可以说,是牢牢地联系着社会,联系着时代,联系着生活的实际。
那么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以实践中学习呢?以写作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就是比较合适的途径。有人说,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写作,一种看法是学生需要学习写作,另一种看法是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学习。高中生学习语文,就要通过写作来学习。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展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发现不足有直接联系。高中学生正处于一种强烈需要自我发现、自我熟悉同时探讨、探讨四周世界的阶段。写作正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熟悉,同时发现和熟悉四周世界的过程。为了完成好这个过程,必须要通过介入一些活动,如课题探讨,现场考察,情景模拟、作品制作,还有竞赛,辩论……阅读一些文章,了解社会,并思索浅析,以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这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将得到极大地提高。
总之,探讨一种适合高中学生进展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学生的需要,是教师的需要,更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以写作教学为中心,以写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