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心得感受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17618 浏览:807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不足为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一、学案的特点

1.“以学定教”是学案的目的,针对自学中的不足,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和策略,有的放矢,效益更高。
2.不足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以论述阐述中掌握不足的关键。
3.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浅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系统。
4.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点。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学生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策略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革新教学论文能力。
6.面向全体是学案的优点,针对全体学生,分开层次,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思索和能力的培养。

二、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是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不足。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熟悉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探讨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思维不足,着力点要低一些,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
3.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编写学案时应留意的一些原则

1.梯度原则

有梯度的处理学习内容,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门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案例,以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设疑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讨性的不足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不足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革新教学论文素质。

3.介入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介入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介入的机会,激励人人介入的热情,提高人人介入的能力,激励人人介入的意识,让学生在介入中学习。

4.策略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留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进展性。

四、学案的编制策略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以知识,能力到论述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浅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熟悉。

2.设计不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不足是引导学生探讨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不足。不足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在这里一定要留意: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的处理。“学案”把重点、难点不足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策略引导和思维启迪,让学生自己动脑,浅析解决不足,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讨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不足和解决不足的能力有较大差别,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各个层面的新不足,帮助学生及时以练习中发现这些不足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