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减负”后农村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24261 浏览:1080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语言文字积累练习欠缺,“填鸭式”教学、“拔高”教育及“精英”教育严重。本文提出教学倡议:加强听、说及“四个一”练习;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勤于思索、善于质疑和勇于探讨;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在练习中拓展思维品质,渗透思想教育。
关键词:语言文字积累练习进展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抱怨语文教学繁、难,学生难接受,教学任务完不成。自以教育部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后,教师们在纷纷叫好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面对减负我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自主活动。减负后,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教学技艺教学论文,加强语文基础练习,进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怎样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较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需增加学生的负担呢?在此,我想就农村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教学有着的不足及理由浅析

(一)语言文字积累练习欠缺。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积累练习,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多数教师以为,在低年级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实际上是徒劳无功,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低年级的重头戏,还应该是识字写字,而不应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积累上,积累应在中高年级中进行。因此,很多的低年级语文课堂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上,语言文字积累十分欠缺。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必须以小、以基础抓起,必须遵循教学的各项原则:激励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小学来看,一年级就着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把重点放在口语交际的练习上,以实践中去强化学生的听说练习,对学生日后的说话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能较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质。

(二)“填鸭式”教学。

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教学制度使“填鸭式”教学十分红火,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背多分”。学生这样学,担子能不重吗?如何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勤于思索、善于质疑、勇于讨论,主动地介入学习,是减负后教师面对的一个新挑战。

(三)“拔高”教育。

现在的很多语文课都上成情节内容浅析课,“拔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文学特点的了解,却忽视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有效练习。教师不要不着边际地拔高学习要求,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要扎扎实实抓练习,为其他学习奠定基础。现行“九义”小语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就十分明确地提出语文首先具有工具性,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精英”教育。

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练习中的“停滞”现象与“精英”教育有关,为了考试升学,教师便带着学生在题海中苦战,停滞了灵活多样的练习。儿童每时每刻都对这个世界布满好奇,怎能甘心停滞在枯燥的题海、书本中呢?不放下这付枷锁,孩子怎能轻松地进展呢?

二、“减负”后,小学语文语言文字教学的倡议

当前,语文语言文字教学面对的任务就是: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练习,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背诵铭记后化为己有,需要时能灵活运用。

(一)听、说及“四个一”练习紧密结合。

听和说,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表达,两者紧密联系,互相推动教学论文。教师可根据《基础练习》的要求,或者可以选择有趣、有益、有作用的听说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我在教学第十册《基础练习3》时,以《请跟我来城内小学》为听说材料,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先容城内小学。课前,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再人人拟一个提纲;课上,让学生分角色做游客和导游,并准备好手提发话器、导游旗等,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说者滔滔不绝,听者聚精会神,好一个“乐学”的场面。这不仅是一次听说的基础练习,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调查探讨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听、说、读、写练习,四者不是孤立的,只有四者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才是练习的终极目的。减负后,我不再布置繁琐、重复的家庭作业了,而是围绕这方面布置了一套综合有趣味的练习题,即逐日一摘抄(读好词好句好段好篇)、每周一记录(写感兴趣的人、事、物)、逐日一新闻(听中心新闻联播)、每周一格言(说喜欢的格言)的“四个一”练习,学生完成主动及时,很感兴趣。这与那些要求学生“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练习相比,显得更有层次,有梯度,有效果。

(二)减负不减质。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使每个人进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的大众教育。在过去的教育中,教师总以为多培养几个“精英”、“尖子”便是给自己增光添彩。精英毕竟是出类拔萃、寥寥无几的,那些大面积平庸之辈哪还有求学的信心与兴趣?减负首先就是减精英教育,在练习中必须面向全体,使人人都在其“最近进展区”内得到进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全体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假如教师不顾学生的兴趣愿望,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语言文字积累练习变成硬性灌输的过程,肯定会事倍功半。为什么要读要背?为什么背这些而不是背哪些?只笼统地说对语文学习有好处是不行的。我们要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为语言文字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需要和,积累才会有内驱力。我们要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好之”“乐之”,当然就“爱之”,爱读是多读的必要条件,多读则是爱读的必然结果。以学完汉语拼音以后,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跟书交朋友,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最直接的策略是教师根据学生大都爱听故事,体现欲强的特点,可以借着给学生讲故事的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引导他们自己讲故事。再在天天早读前的五分钟进行汇报,以赠予“营养早餐”的形式,来交流看故事的情况。

(三)促进展是根本。

1.在练习中教给策略,“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策略的知识”。

如何教给学生规律和策略?我觉得教师必须对整套语文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一篇篇教材孤立地去讲授。如一教师通过教学某一首诗,教给学生一套读懂古诗的策略:查(生字查字典)、换(单音节词换为双音节词)、调(两个词调位置)、补(诗句中补词语)。学生如获至宝,他们拿着这一宝贝,津津有味地自学起了另一首诗。这样的练习与重复抄、背、默相比,不更速效、高质吗?

2.在练习中拓思维品质。

语文课文教学必须坚持启发示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进行智力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已的思索去发现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充分进展他们观察、浅析、判定、推理、验证等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这一心理特点的上风。如一教师教《狐狸与乌鸦》一文的结尾句“狐狸叨起肉,钻到洞里去了”时,她这样激发学生想象:狐狸叨起那片肉后又怎样?这一问,学生的想象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狐狸叨起肉跑进洞里,小狐狸看到肉叫:“妈妈真好!妈妈真好!”有的说:乌鸦看着窝里的孩子,它们哇哇叫着:“我饿!我饿!”乌鸦妈妈哭了。而有个学生则以相反的角度去思索,说:乌鸦也知道狐狸疑心大,它心生一计,哈哈大笑起来说:“那片肉有毒呢!”狐狸放下嘴里的那片肉正发呆,乌鸦飞下来把肉叨回来了。这些学生的想象都很丰富,而第三个学生的想象更有创造性,给课堂掀起了波涛。

3.在练习中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不能离开语言文字,但不能排挤浅析课文内容,更不能“贴标签式”生硬进行,而是应该在语言文字的练习中有机地渗透。如《家》一文,教师捉住“家”设计了一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填空:
(1)(?摇?摇?摇?摇)就是小鸟的家。
(2)(?摇?摇?摇?摇)就是鱼儿的家。
(3)(?摇?摇?摇?摇)就是小草的家。
(4)(?摇?摇?摇?摇)就是书本的家。
(5)(?摇?摇?摇?摇)就是笔的家。
(6)(?摇?摇?摇?摇)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谁都有(?摇?摇),有小(?摇?摇),有大(?摇?摇),谁也不能离开(?摇?摇);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摇?摇)。我们爱自己的(?摇?摇)。
这一练习设计极为巧妙。妙在它一举多得,有助于学生理解“家”一词在课文中的引申义,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职业道德的启蒙教育。
通过这样的语言文字积累练习,学生的思路会逐步清楚,阅读能力会随之提高。在积累了大量语言文字后及时练说练写再加以创造性想象,将来就能挥洒自如地应对考试、写作和辩论。
减负后,教学形式的革新教学论文、多样化,使每节课都是出色的开始,都是发现的源泉。这对语言文字练习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理念,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完善教学策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