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错过争议点

更新时间:2024-04-18 点赞:3518 浏览:103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中常会碰到师生争议点,因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我们常会将之轻描淡写地带过,师生共同探究的契机失之交臂,可谓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
一次语文课下,一名学生拿着学习资料问我,《劝学》中“积土成山……圣心备焉。”和《师说》中“古之圣人……或不焉……”七处“焉”字的用法和解释各种资料说法不一,究竟有何区别?其他学生也各执一词,争论不已。我灵机一动,布置全班学生回去查阅资料和工具书,下节课讨论。不想后来不少学生“搬出”各种工具书和资料,充分阐述了自己的个人见解,说得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我及时给予了表扬,补充了个人见解和有关语文探究的学习策略。这样,“节外生枝”,我们又多了一堂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自主合作探究课。
无独占偶,课间有学生提出一个不足:“赵老师,‘经’和‘传’有何本质区别?”我没有直接授“鱼”,更无褒贬,而是笑曰:“我很欣赏你的独立思索、敢于怀疑的学习态度,为了弄清不足,你需要查阅相关专业工具书和权威资料进行查考得出结论,如有可能,最好以文章形式把你的探究成果表达出来。”后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交流。我又简单先容了训诂学等古典文献学知识,稍加补充了关于注释的名类(传、注、说、故、训、解、笺、记、诠释、微、隐、章句、集解、义疏、音义、直解……)等浅易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注释的源流,熟悉古书注释的基本名类术语,感受我国古籍注释事业的辉煌成就和名家名注的数不胜数,熟悉古典文献注释对于古文今译的作用和作用。大多数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做比单向枯燥的“传授”和小猫钓鱼式的简单“互动”要深刻有效得多。
以两则教学案例,笔者得到一些启发:

(一)不能忽视教材注释中的“留白”。

这两个“争议”案例,教材、教参和教案都回避了这个不足。我们常常抱怨苏教版教材注释的众多“留白”给我们师生造成的诸多不便,却不知编辑者的匠心所在,更忽视了这正是我们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理念下师生探究的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来填补“留白”这个空缺。我们常常安乐于教材、教参、教案中“赠”给我们的明确性知识和确定性结论,却不知以此为契机,把探究钻研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天生、自我提高。这要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现成肯定的结论要深刻有效得多。
(二)以“争议点”“疑点”为契机,以教材为介质,以课堂为平台,让探究成为一种有效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会在课堂中“人为”地提出一些无价值不足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对象。笔者听过很多中学语文公然课,其中不乏“伪探究”、“假探究”。学生满足于手头资料的现成结论,成了资料解释的代言人,很少有学生的独立思索和见解,“学而不思必罔”,更奢言革新教学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教育箴言。我们既要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对话,给学生一个教师自我解读的明确说法,也要让学生进入主体状态,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天生。以“争议”为契机,师生凭借教材这个介质,在课堂平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真正调动师生双方的主体积极性,让探究深入下去,让师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共同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三)教师深入探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制约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的最大瓶颈是教师。教材更新了,教师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新课改必然大打折扣。笔者以为,除了教师岗位培训和脱产进修,当下课堂教学情境中出现的“争议点”、“疑点”是我们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契机。碰到争议点,我们教师自身要率先去深入考证、专心探究,成为自主探究的表率。此外,我们也要对教材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高效地利用好教材。这样,我们就会主动翻阅专业论述书籍和各种工具书,主动接触一些专家学者。“在教学中探讨,在探讨中教学”,真正成为一名教育行动探讨者。主动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主动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让教师在学习中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在探究中进展,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真正与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同行。
赵明亮,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探讨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