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角色扮演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5093 浏览:687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日,观了一堂语文课——《猴子种果树》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猴子种果树》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水果树,终极一事无成。
教学设计中有一环节,在理解课文内容后分角色表演这篇课文。执教的张老师在教学时,首先出示表演单,要求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先分配角色,再讨论不同角色表演时的留意点,然后尝试表演,最后汇报表演评议。孩子们在明确任务后就迫不及待地分小组开始忙碌起来。

一、课堂观察

我开始观察孩子们的合作扮演情况,张老师将班级学生按座位顺序分为8个合作小组,前后四人为一小组,每组都有小组长,拿到表演单后,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围在一起讨论、确定角色,动作快的已经开始找到教室的一处角落练习表演了。忽然,我观察到在教室后面的一组有一个黑衣男孩子(暂且叫小H)在抹眼泪,有个绿衣男孩(暂且叫小L)和另外两个组员在跟他说着什么,小H摇着头,红红的眼睛不时地瞟着张老师的方向。此时,张老师正被另一组孩子拉住在问着什么,背对着这一组,没有留意到这一组的情况。遵循课堂观察的原则,我只静观记录。只见小L拿着表演单,凑近哭泣的小H的耳朵,又指指另外正在表演的小组,说着什么,好似很着急。小H抿着嘴,不做声……时间就在僵持中匆匆消逝。张老师结束了孩子们的自由练习时间,紧接着请了3组上台表演,并逐一评议。我观察到这一组孩子观看得并不投入,小L气呼呼的样子,小H低着头,另外两个组员也无精打采。

二、学生扮演心理浅析

上课结束了,我赶紧跑过去,向组长小L了解情况。小L说:“老师,今天小H穿了黑衣服,我让他演乌鸦,他不愿意,我们大家没有演成。”“为什么他不肯演乌鸦呢?”我追问。“不知道。”小L说。“你能帮我找小H来问问吗?”很快,小L找来小H。刚开始,小H站得笔挺笔挺,低着头,一声不吭,我耐心地等,过了一会儿,小H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就是不想演乌鸦。”“为什么?”又是静默。“那想演什么呢?”“我想演树苗。”“为什么想演树苗,不想演乌鸦呢?”“树苗绿绿的好看,乌鸦浑身是黑的,不好看,我不喜欢。”小H小声说着。
乌鸦浑身是黑的,不好看,不喜欢,因此不想演。理由就这样的简单。由此我想到在语文课堂中,角色扮演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孩子非常喜欢的学习策略。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表演的很多,角色也很多,善恶妍媸都有。在课堂中,学生对一角色扮演很出色,一则是自己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二则是对角色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对角色的扮演有一定的熟悉,形成了角色融合。可是有部分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能熟悉到自己不是角色,是在扮演角色,对角色的熟悉不能做到既在角色之中又能跳到角色之外,轻易把自己等同于角色。他们往往习惯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演春笋就成了春笋,演老虎就是老虎,演乌鸦就变成了乌鸦……由于趋美心理,学生们肯定喜欢扮演善、美的角色,由于喜欢,乐意去扮演,角色融合就很简单,轻易演得好。对于恶、丑的角色,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对抗心理,就会出现谁也不表演乌鸦这种现象,就算强硬指派,也是委曲演之,不易出彩。
那怎么办?庆幸的是这堂课的张老师因其他理由没有做出反应,假如张老师当时关注到这一组的情况,可能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硬让小H按要求表演,此举可能会伤害了小H的心灵,打击孩子表演的兴趣。笔者以为可以用以下策略来解决。

三、开展角色扮演的几种策略

(一)引导此学生表演

学生天美,向往美。老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爱美,还要审美。可以采取审美的间离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辨认,跳出角色来看角色,以审美间离推动教学论文审美融合。首先告知小H,“你表演的是乌鸦,你不是乌鸦。”让学生有个理性熟悉。其次引导学生重新熟悉乌鸦,“乌鸦的外表是不怎么好看,但我们学过的《乌鸦喝水》里的乌鸦多聪明啊!读过的《乌鸦反哺》的小乌鸦多孝敬老乌鸦啊!”让学生对乌鸦有了深层次的熟悉,明白美不仅仅看外表,更要看内在。“你看,课文里的乌鸦多好心啊,在提醒小猴子呢!”“你能把乌鸦的好心表演出来吗?”通过这样的引领,让学生对乌鸦慢慢认可。

(二)寻找愿意表演的学生

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特别是要加强对于合作时碰到矛盾如何解决的策略指导。首先问组员:“小H不想演乌鸦怎么办呢?”“怎样完成这次角色表演任务呢?”“为了完成这次任务,谁愿意演乌鸦的?”让学生自己找解决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学生们会想出轮流表演的策略,抓紧时间先表演分配到的角色,再演一次自己喜欢的角色。有时也会出现组长让组员先挑角色,剩下的角色自己演的情况。此时教师就要表扬这样的合作精神。假如这一组还是没有愿意表演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到别的小组去借愿意表演乌鸦的学生。

(三)老师自己扮演

假如依旧没有孩子扮演,此时就要换一种方式,老师自己来表演这个角色。但要留意,老师要放低姿态,自己首先是成为儿童,其次才是成为乌鸦。教师只有成为儿童才能进入儿童的世界,才能用儿童的眼光来看这个角色,用儿童的心来理解这个角色,用儿童的语言、动作来演这个角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