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美育价值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15835 浏览:69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彰显了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审美的基本理念,而诗歌教学又是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最高级层面,本文就此具体浅析了诗歌教学的“美育价值”,以及它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上,具有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诗歌美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9-0186-1
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毋庸置疑,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固然有别于理、化之类的自然学科,但与政、史这样亦重人文的社会学科也不尽相同。在中学诸多课程中,语文是特立独行的。语文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交界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那么,中学语文理所当然就应该开辟出一片美育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诗歌应该是其中最明媚的一处风景。
席勒在《美育书简》的第五封信中曾以这样的语言指出当时时代的弊端,“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中,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动解除了羁绊,已无法制约教学论文的狂暴的到兽性的满足。……”同时,“另一方面,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1假如我们还或多或少承认现在还有类似的弊端(实在我们心里都有类似的肯定的答案),那么,对于如何整合这种“异化人性”,我们会同意席勒的观点,他以为艺术和审美教育可以让人以这种双重的混乱和不文明中回复“人之初,性本善”的原状并获得重生。而审美教育就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对于席勒来说,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以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使人性得以自由且健康地进展。所以说,《美育书简》也被看作是以“净化心灵”到“人性解放”的标志。这一点在他的把人类进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论述里可以得到证实,即人类的进展要经过:自然人性(感性的状态)—感性与精神的分裂(异化的状态)—在艺术及美的作用下对异化的克服(道德状态)。而对于人类的个体而言,即使是进入了人类的文明进展时期,他也会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状态下呈现出这三个进展阶段,当然,对部分个体而言,也可能只呈现出其中的一到两个阶段性特点。固然席勒和康德在审美和道德的不足上有所分歧(席勒把审美的人看作是人类的最高理想,而康德把道德的人看作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但是,他们都特别夸大诗性在人性中的重要量,于是,我们可见诗歌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席勒在《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中这样说到:“诗的精神是不朽的,它绝不会以人性中消失;它只能同人性本身一起消失,或者同人的天赋能力一起消失。”2
在我国,诗歌是艺术品,具有感人心志、移人性情的作用。诗歌的美育不足,实在就是我们自古常说的“诗教”,“诗教”这一名词是孔子最早使用的。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中国人一代代学了几千年而且还会学下去。那么,诗歌究竟有哪些美育功能呢?
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作为文艺作品诗歌的巨大教育作用,它抒怀,它言志。再如上文所提及的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里,孔子提出的诗歌的“兴、观、群、怨”四大功能为广大学者所接受。
什么是“兴”?诗歌“可以兴”,就是指诗歌有巨大的和深厚的艺术感染力,阅读诗歌,可以让读者感动、受到激励、受到鼓舞。这主要是由于在诗歌阅读的过程中,诗人和读者达到了思想的共鸣。一首经典的诗歌总是具有类似的功效。这也是经典代代流传,生生不息,百读不厌的主要理由。
那么,什么又是“群”呢?,诗“可以群”,是指通过诗歌的交流人们可以勾通思想感情,表达政治观点,或分享个人的喜怒哀乐,以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激励,鼓舞人心,甚至营造和谐社会的目的。
又何为“怨”呢?“怨”本身可以意指“责怪”或“讥讽”的含义。诗“可以怨”是指通过诗歌对不仁不义、不道德甚至丑恶的现象进行讥讽、规劝,以达到干涉教育论文现实的目的,也甚至达到“事父”、“事君”的忠孝目的,使诗歌起到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但是,以上关于诗歌的美育价值还是比较片面的,由于这毕竟是当时孔子仅就《诗经》的内容总结出来的“诗教”,即诗歌的美育功能。而我以为,诗歌的美育价值还应当包括以下两点:“审美的培养”和“心理的治疗”。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审美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自然目的。中华古诗词处处蕴含着美育的资源,每一首诗词都能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希望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长地久的思念之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哲理的聪明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舍身成仁,为国捐躯的壮志之美。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美育资源,多方面的对这些审美观点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起到一种美的渗透、美的感染、美的感受、美的感化,终极达到审美培养的目的。
又为什么说诗歌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的作用呢?既然诗歌和其它文学题材一样,那么诗歌同样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在读者和诗人达到心理共鸣的时候,读者内心的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就会得以释放,实在就是达到了“宣泄”(catharsis)的目的,以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并起到了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如当你为好友的离去而痛苦时,杜甫的“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慰离别之痛,可感友情之深。在你苦与名利之争时,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会让你抚今思昔,悲富贵荣华之难久,叹追名逐利之可悲。总之,读诗有益于修养身心。也即是说,读者的情绪可以通过诗歌的出发得以释放,这就类似中医论述的“疏导”作用。
总之,诗歌美育,或称“诗教”,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由于诗歌巨大的美育价值,我们才夸大诗歌的美育功能。诗歌的美育价值绝非仅仅体现在以上讨论。诗歌鉴赏对学生和青少年的人格和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通过诗歌美育,我们可以以美育人,以美立人。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