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野中陈三立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4973 浏览:184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以现代性的视角,研究了陈三立的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思想及其心境、诗界,通过这一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思想观、文化观、诗学创作发展变化的探索,对清末民初中国文化转变的关键时期进行初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和世界范围现代性、全球化道路的公道性、事实道路的历史选择及其所引起的诸多后果。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陈三立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渊源进行了梳理。本章以为|教育论文网|,陈三立的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思想和改革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郭嵩焘、陈宝箴和严复,尤其是郭嵩焘的革新思想和严复译介的西学对陈三立思想的终极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洋务派的理论家郭嵩焘那里,陈三立对西方先进现代文明有了初步熟悉,接受了郭氏的和平外交思想、稳健渐变的改良主义革新思想和改造“人心风俗”的教育思想;从启蒙思想家严复那里,陈三立接受了西方自由、思想,并与先秦原始儒家的道德学说相结合,肯定了儒家思想的思想价值;而其父陈宝箴则给了陈三立经世致用的深厚家学。第二章,重点探讨了陈三立的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思想。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它还是一种不同于“全盘西化”的民族文化本位的现代性方案。站在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的态度上,陈三立对全盘西化思潮持激烈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对全盘西化派关于彻底破坏传统文化、艺术、文字的极端观点展开了全面批判。他主张以孔子学说为本位,折衷百家,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有益成分,使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陈三立还坚信传统的家族制度和旧式的价值,反对激进主义者将宗法纲常中有绝对正面价值的因素连同负面的东西一并摧毁,以宗法、纲常式的人伦等绝对价值,来对抗和纠正现代性的契约和工具理性。第三章,探讨了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重点分析了陈三立的“智力德”思想、人才观和教育观、“人心风俗”思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思想。本章特别指出,“人心风俗”观是一种本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是基于儒家理性主义的国民性批判思想。陈三立对知识分子道德品格的坚守,将名节、气节视为士人自我实现的真正途径,含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应对现代性、全球化背景下普遍出现的人类精神危机、人的异化的思想预案,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殊途而同归。第四章,分析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统治地位的坍塌与传统文化的断裂给陈三立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和深重的焦虑感,以及由此对他的诗境与心境造成的影响。本章以为|教育论文网|陈三立公布“仲尼已死”如同尼采公布“上帝已死”一样,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仲尼已死”造成陈三立心理的巨大断裂,由此产生了幻灭感与虚无感、孤独感与边沿感、厌世感与死亡意识。陈寅恪对王国维的“殉文化”解释,实在是缘于他对陈三立的理解,其思想也是对陈三立思想的继续与发展。第五章,着重论述了陈三立对旧体诗现代转型所作的贡献。旧体诗歌发展到近代,很多人以为|教育论文网|走到了它的尽头。但是陈三立对传统诗教的背叛意味着数千年来儒祖传统审美体系的坍塌,在诗歌意象上的扭曲与变形出现了具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某些特征。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学内部已经出现了迥异于古典文学的种种变革,“最弥足珍贵的变化实在已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出现了”。旧体诗歌不仅没有走到尽头,而且已经为中国文学现代化带来了一个极不相同的画面,印证了中国传统诗歌“被压抑的现代性”。最后,论文以为|教育论文网|以“文化托命人”自许的诗人陈三立以毕生的精力,苦心孤诣地探索中国文化的未来之路,维护传统文化的主体性,是对“谁的现代性”问题的回答。这在全球化带来世界文化生态危机和民族身份认同危机的今天,具有值得思考的特殊的意义。【关键词】:陈三立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现代性全球化身份认同
【论文提纲】:摘要6-8ABSTRACT8-12导论陈三立与他的时代12-29第一节陈氏一门与近代文化变迁12-16第二节陈三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6-29(一)1949年之前的陈三立研究16-17(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陈三立研究17-23(三)新时期以来陈三立研究的主要成果23-27(四)目前陈三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29第一章生平经历及思想渊源29-58第一节少年时期29-33第二节精神导师33-45第三节湖南新政45-51第四节袖手神州51-58第二章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情结58-89第一节作为现代性方案的近代文化守旧|英语教学论文|主义58-64第二节陈三立对“全盘西化”论的批判64-71第三节“体合论”:儒学的价值和发展方向71-79第四节人性|教育论文网|之本:宗法、纲常79-89第三章人的现代化89-117第一节晚清人的现代化问题的缘起89-96第二节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上)96-104(一)智、力、德96-100(二)启民智,开群愚——陈三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100-104第三节陈三立的“人的现代化”思想(下)104-112(三)“人心风俗”观与国民性批判104-109(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109-112第四节陈三立“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意义与价值112-117第四章断裂的焦虑117-148第一节“仲尼已死”:近代文化转型与儒学危机117-124第二节心境与诗境124-135(一)幻灭与虚无124-126(二)孤独感与边沿感126-130(三)生趣与鬼趣130-135第三节陈三立的精神遗产与陈寅恪的焦虑感135-148(一)从《王观堂先生挽词序》看陈寅恪对王国维与陈三立的理解135-141(二)陈寅恪对陈三立精神遗产的继续与发扬141-148第五章陈三立与旧体诗的现代转型148-175第一节诗教传统的坚守与背叛148-156第二节意象的扭曲与变形156-168(一)柳、月、鼠意象的扭曲与变形156-160(二)“陌生化”与“间离效果”160-163(三)现代性与世界范围内的艺术艰深化趋势163-168第三节陈三立与近代旧体诗的现代化168-175结语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认同175-183附录陈三立年谱183-215参考文献215-220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然发表的论文220-221致谢22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