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23449 浏览:1067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行为等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以高中语文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为探讨对象,采用论述探讨以及调查探讨等策略,审视课改,总结经验,并提出了自己的倡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0-0097-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进展、学习策略以及教师教学方式方面给出了倡议。根据新课标要求,为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摸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经验与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传统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格式死板,大都以文体或知识点组成单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教材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罗列,而是用人文话题组成的一个个专题,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要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出发,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活学、活用,成为教材的探讨者与改造者。学习语文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俗语说“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平时要经常摘抄有用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阅读中外名著及富有时代气味的现代文学精品;欣赏优美的诗歌、散文;制订阅读、背诵计划,天天读一篇或100页,背诵一句或一条名人名言;把课本与课外读本、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充分结合起来,留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浅析与比较;就阅读报刊来说,每期都有文学版,也会有不少好的诗文,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整合、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收集、重组,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即使是电视中播出的新闻,也可也以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开卷有益”,要多去阅览室、图书室,只要勤翻书、勤读书,都会受益匪浅,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语文知识的摄取能力。
二师生共同介入,共同进步
课程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它由教材、师生联系、教学情境以及教学环境所构成,有效的课程是这些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体,师生共同介入课程。孔子曰:“教学相长”,即教师与学生要同“学”、互“学”,才能“长”。以这一点出发,我每次让学生做试卷时,都和学生一起做,学生用一个小时完成的,我可能四、五十分钟就完成了,进行和学生身份一样的考试,布置学生写作文时我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达到师生“同学互学同感”。我还经常安排课堂讨论、课堂体验,在学习中不足、冲突会不时被提出,不断被发现,这些不足困扰着学生,也吸引着学生,假如这时恰当地安排一场讨论,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思索,主动探讨,以而在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中自己找到不足的答案。在这个过程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换位思索、换位体验来熟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不足,再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教育目标才会有效地实现,这也才是理想的课堂学习方式。
三注重对话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价值
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倡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师生与课文之间、师生与编者之间的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与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为根除传统的独白式教学以及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新课标大力倡导对话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因而,对话沟通不再是单纯作用上的传递,它具有重新建构、天生作用的功能,是建构主义教学论述的衍生物。通过对话沟通,教师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使课堂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学习是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他人以及自己的对话,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性实践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对话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阅读经验,维护学生的倾听权与感受权,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多种感悟有效共存,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师生应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尽可能丰富其人文意蕴,依托课堂互动交流的平台,拓展与内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以师生间的互动对话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话教学把文本以作者的制约教学论文下解放出来,把文本置于师生的联系中看待阅读的本质。然后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相互补充,教师适当进行补充,共享阅读感受。
四实施个性化语文作业
传统语文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只有统一没有个性,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作业,这种布置形式忽视了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别性。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布置作业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别和不一样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自主思索的空间以及创造、体现及成功的机会。根据学生之间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别,可以采取按学习能力分组、分层,适度、适量地布置作业,真正让语文作业对每一位学生都发挥最大的效益。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以上5个方面的关注与实践外,还需提高自身的素养,以人为本,加大情感投入,不断探讨,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与经验,适应新课改与新高考案例的要求,使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实现可持续进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桑志军.高中语文课程革新教学论文中应关注的几个不足[J].中学语文教学,2005(8)
〔责任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