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语文课堂教学有“新”无“标”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26458 浏览:1203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的施行,意味着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标准。就在我们力求新课堂达新标准、以新标准革新教学论文课堂时,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太过求新而与新标准渐行渐远。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恰到好处”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一、有别人的图画无自己的画面一直观图画的介入应适度

直观的画面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引发学生的留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常常有画面或动画的介入,这种“一图胜千文”的作用有时是文字无法替代的。然而,假如图画的不当涌入课堂,轻易造成有图无文、见图不见文的局面,抢占课堂有效的时间,使语文课变成美术课、变成图画欣赏课、变成旅游课。
一位老师在上《九寨沟》一课时,出示了一大组九寨沟的风景照,目的是通过一幅幅九寨沟美好的画面让学生领略文字之美。而结果怎样呢?那些美丽的文字没有了,那些潜心的品读没有了。语文教学有一点更重要,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语文新课程标准》)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九寨沟》时,减去了大量的图片,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引导。“九寨沟是美的,这里的语言也是美的。你感觉到了吗?读一读,深情地读一读,看谁能通过读,让老师知道你理解了这段文字,领略到了祖国的山河之美。”学生读完后,教师评价:“真美啊,真深情呀。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想象一下,你心里的九寨沟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描绘一下?”老师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把学生带人了情境。
实在,九寨沟再美,也比不上文字之美;九寨沟再美,也比不上每位学生心中的画面美。实物永远无法与孩子心中的形象相比。让孩子展开翅膀,驰骋想象很重要。教师对图画的依靠,造成了学生对图画的依靠,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也影响了学生心灵和文字内涵的交流,还养成了学生动眼不动脑的习惯,情商和智商一样都得不到有效的进展。

二、有出色的表演无需要的活动——实践活动的介入应适度

课堂表演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流行风,似乎没有课堂表演,就体现不出新课标的实践性。表演是否恰当,应该看这种表演是否以实际出发,是否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理解语言文字。
一位老师在上《哪吒闹海》一课时,对学生说:“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来表演一下。”于是,学生纷纷闹“海”,老师用几乎半节课的时间,来上演“武打片”。实在,这一课课后有明确的要求: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和让学生在说的过程当中深化对人物的理解才是目的。而老师仅仅为了体现自主性、体现实践性,就开起了“武打班”,这样的语文实践,就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新课标而“新”课标。
课堂活动只有紧扣文本、立足文本,才能进入文本、深入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同时,还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新课标精神下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的是有语文内涵的活动,而不是以课文为道具的表演戏。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活动就显得自然和必须。他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是这样开展的: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以四面把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
生:厉害,凶。
师: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
师:讲理不讲理?
生:不讲理。
师:这就叫“蛮不讲理”。
新课标的“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教学论文语文素养的形成和进展。而这些只能依靠于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上。
著名教育家杜威以为,游戏、表演等活动就像给教学内容裹上了一层糖衣,学生往往只会被糖衣所迷惑,对糖衣感兴趣。“假如留意力不曾直接作用于实际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就不能为儿童所领悟,更不能在儿童的心目中起什么作用。”

三、有课外的拓展无课内的深化——课外信息的引入应适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要求课内外互相渗透。固然,很多老师加大了课内外渗透的力度,但却只是渗而不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露珠》时,为了让学生对露珠的形成有所了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出示了课外科普阅读文章《露的形成和消失》进行拓展。在这一课结束之前,特意又留下5分钟时间,向学生推荐了科普常识《冰的自述》一文,让学生了解了冰的形成过程。
老师这样做,确实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也学到了一些知识,这课“看上去很美”,体现出理念新,密度大,视野宽。但是,我们冷静地思索,便产生了疑问: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把这些东西全塞给学生,学生能否接受?而原来课本本身的功用是否被削弱,文本的理解是否还有,品读感受是否还有着?这样的拓展,实际上是让学生失去自我。
课外拓展应该着眼于对课文本身的深化,充分挖掘、利用文本自身的资源和信息,以及对课本以外视野的引向,而不是课内知识的叠加和强行掠夺课堂时间,挤占课本本身的份额。
假如我们只见新课标其“新”,不见其“标”,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课标理念。只有认真践行课标以学生为本的精神,才能把握好分寸,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