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绸缪退而思之,不如绸缪在前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33499 浏览:1559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有一次,我们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文本选用了女作家筱敏的名作《山峦》。这篇文章2006年被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用过。散文的背景是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起义,主要描写的是那些毅然抛却一切到西伯利亚追随身为囚徒的丈夫的年轻妻子们。阅读问题三为:“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做这道题时首先应看到这句话与题目的呼应,然后就应考虑“山峦”的比喻义,再有就是要考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所以我觉得学生对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应该很明确。
在阅卷的时候,面对学生的答案,我莫名诧异:
学生的答案不外乎“赞扬了十二月党人的精神”“揭露了沙皇的黑暗统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妻子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说明革命的火种燃遍全国”“妇女也可以革命,说明女性也是源于:免费论文www.618jyw.com
半边天,追求自由的斗争是彻底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作者的初衷很简单,这段发生在异域的往事,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最崇高、最伟大同时又是最质朴的感情故事。作者饱满而富有的笔墨只是为了赞扬这些伟大的女性,赞扬这种真正的爱情,想再一次诠释什么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篇文章中这些年轻的妻子们所做的只是出于对丈夫的爱,这种爱很单纯,单纯得与男人们的政治毫无关系。
我不敢忽视学生们如此雷同的回答,在查阅了许多关于十二月党子们的故事、诗篇后,更加对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内涵感到心情沉重: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会充满强烈的政治色彩?面对这么一篇好文,为何会陷入一种毫无感情的功利性的一元解读范畴?

一、退而思之:谁把慈母变成了后妈

日本作家松居直有一本书叫《幸福的种子》,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书能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籍由绘画转向文字,但是它的作用一直在延续,书籍始终是颗幸福的种子。可是我们的学生却宁可省下早饭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书看,对课本上的经典文本却毫无兴趣甚至心生厌恶。这就是僵化单一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带来的恶果。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个很生动的比喻:阅读原本像慈母一样可亲,本该带来幸福快乐,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文本分析来研究去,阅读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后妈。是啊,语文课似乎很好上,内容也很简单,读一读,分析一下字、词、句、段、篇,加个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好了,上完了。学生们在枯燥单调中失去对阅读的兴趣,语文课上的文本阅读也变得面目可憎。语文教师也因此一直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汉语是母语,语文课却是最容易被轻视的一科;在对文本的阅读和讲解上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可是语文课堂却一直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状态。许多学生都不爱语文,甚至认为语文课上与不上都一个样,久而久之,身为语文教师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价值何在。究竟是什么样的沉疴痼疾造成了这一状态?
过去文学作品中的“高、大、全”的人物我们很反感,然而我们的教学呢?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作文的“假、大、空”,高中学生的写作内容中还经常出现让座、送伞、借橡皮这样的生活最表层的叙述。常常跟学生说写文章要循序渐进,要按感觉—感知—感受—感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悟”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可是“悟”从何来?在课堂上面对最好的阅读范本,教学又走向了形式主义的老路,往往在那些一望而知的内容上打转,忽视文本内涵,或是越俎代庖,根本不给学生“思”的时间,到最后只留下了你报我记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主动思维被框限住了,时间一长也就停止发育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教育的缺点,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怎么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
就如对《山峦》的解读,学生们一看到起义革命就马上联想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战士的勇敢伟大,对文本的内涵就不再进行深入的解读,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语文课堂枯燥单一的解读方式带来的后果,长期封闭性的阅读惯性把文章真正的精华和意蕴全部屏蔽掉了,解读不了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这样的阅读还谈何价值,谈何幸福?

二、绸缪在前:要怎么收获,就先怎么栽种

面对学生对文本的误读,太想去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此刻尤其觉得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的话太真实,太深刻:“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往者已矣,来者可追,课堂是学生的,面对经典的文本,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设定有效、高效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内容主要还是两大类:怎么读和读什么,关键是它的内涵必须得以改变。
(一)怎么读
公认的文本阅读是离不开三个要素的:文本主体、读者主体、作者主体。可是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毕竟有限,如果一味的按照西方当代读者中心论,把文本的解读权放手给学生也是不可行的,有可能歪曲甚至颠覆文本的真实内涵。流于肤浅的解读,甚至是错误的解读会丢失掉却文本核心价值,这样的阅读教学等同于买椟还珠。比如在课堂上曾出现这样的解读: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是那只吃了阿毛的狼;喜欢兰芝香草的屈原如此装扮像花痴,文章就写得疯疯癫癫;杨绛描写病态的老王如骷髅般是很失败的描写等等,这样的误读经常出现,甚至还有对作者的误读,一说到鲁迅先生学生脑海里就是一副横眉冷对的样子,对鲁迅先生的文章提不起兴趣。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文本阅读里除了文本主体、作者主体、学生(读者)主体外还得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引导)主体。教师的引导是学习策略得以完成的前提和保证。教师的价值不是在“习其句读者”而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对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最了解学生的学习认识和经验的,只有自己先对文本对作者有了深层次的解读,才能引领学生真正寻觅到文本的精髓,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李镇西老师说过:“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是应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重”指的是教师本人的文化储备和课文固有的文化内涵,“浅”则指深入浅出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源于:论文集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