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论文怎么写http://www.618jyw.com
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自我贯通阅读,以滋联想。 3.设问法 自学时学生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故设难关,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学生就提出了我在备课时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既然艾青爱自己的乳母,为何题目要以“保姆”呼之?我想这就是课堂的生成吧。 4.整理法 自学时,学生要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系统,尽管这个知识系统可能存在漏洞。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例如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有同学通过自学列出了课文的结构提纲,虽然片面,但确有所得。 二、讨论——生生对话,生师对话,合作探究 基本的步骤是个体独自学习,记下思考的结论:自己的所得和自己的所惑。然后是与所在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本组记录人记下组内同学讨论的结果,本组发言人准备发言。最后是班内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汇报学习结果,不同处,共同讨论。老师是一根线,依据具体学习情况串起本堂课学习要点。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或者有的时候存在片面的情况。那么,生生对话的形式就有必要存在了,而且生生之间的关系平等,让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生生之间的交流,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内部讨论,也可以使组与组之间讨论交流观点,还可以用其他的形式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就提高了,而且也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个同学思考和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同学质问问题,这样问题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虽然其中有的问题价值不大,但是这也是同学思考所得,比以前老师有的时候提出的伪问题更好。 即使中间存在争执辩论的情况,这也很好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找出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生对话中常常会存在两相不下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共同以探讨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2.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 可能有的老师会担心时间不够,既然想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何不尝试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信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时候我们的矛盾是想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得出结论,但又害怕时间不够,往往是做做样子的讨论或者流于浅层就戛然而止了,此时,老师赶忙端出结论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讨论两头够不着,没有实际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做教师的索性不慌忙,干脆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深入进去,写出自己的所得。一个一个问题把它夯实了再走。 比如讲杜甫的《登高》,挖掘第三联,前人说有“八重悲意”,可让学生先自己写这几重悲意,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数能写出六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摒弃伪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任他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