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漫谈语文教学中教师文学素养漫谈中专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21937 浏览:965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钱理群教授在北大退休后回到母校南京师大附中给中学生讲鲁迅,一段时间后,学生人数逐渐减少,究其原因,是“研究鲁迅与高考无关”,而且“我们的时间有限”“更愿意在考上北大后,再毫无负担地听课”。文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地位尴尬。
但钱教授坚持下去了,不仅如此,而且后来还到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讲”的选修课,并且整理出版了《钱理群中学讲鲁迅》一书,书中附录学生多篇作业,把鲁迅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孩子心里。藉此可见,文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面对学生的眼前和未来,如果能够处理好传播文学和致力高考的关系,那我们的教学就真正成功了。
看看语文教育面临的现状:教师直面高考,每天埋头题库,无暇顾及文学教育;学生直面分数,时刻遨游题海,无暇涉猎文学花园;课本编排有限,不能及时更新、全面关注,难以吸引学生眼球;家长偏重理科,轻视语言文学;考题突出技巧,忽视文学品味;社会亲睐技术,罔顾文学教化。在前堵后推中无论怎样左突右出,文学教育始终难以保全自己,更别说有所建树了。
但我想,还是应该有一些办法吧。比如在高一高二阶段语文教学重在文学的熏陶,高三时候重在应考的训练。但这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在有限的语文课本和课时安排中找到打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脉络,能在短时间里借助文学的熏陶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既注重文学的教育又满足考试的要求。这样的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肯定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会非常欢迎的。
比如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雨巷》,在朗诵、思考、讲解、探究、拓展等任务完成之后,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尝试:补充下列诗歌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错 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些诗歌无需老师指导,学生总能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悟,不一定要多么正确,也不必苛求多么完美,只要能有所感悟即可。其实很多时候老师就只是一个引路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但关键是要有这样一种“领进”的理念和能力。
所以我认为,关注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关键在教师的底子。既能驾驭教材篇目的内涵又能增加教材以外的文章,既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为此我想语文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
首先,广泛阅读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
在中学老师中,语文老师最难当,因为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其它学科难以匹敌的,很难想象一个知识面不广的语文老师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和爱戴。语文课本中所选的篇目、语文试卷中所出的题目远不是靠当年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以应对的,不断的学习、阅读才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够在日益发展变化的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鲜的、广泛的、深刻的课外阅读资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比如前面所列举的现代诗歌,教师至少知道有这些诗歌,否则不可能有所谓拓展延伸。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想有什么样的学生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
其次,笔耕不辍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文是现在很多学生的“老大难”,原因当然因人而异,但“不知道怎么写”是比较共性的原因,尤其是在初学写作时。不过可能另一个原因更重要:老师首先不会写,所以在指导学生写文章方面徒有理论缺乏实际操作性,让学生深感不听老师指导还会写点,听了老师指导反而一点也不会写了。大家知道阅读和写作都是与文学密切相关的事,读写结合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一个不断写作的老师会感性地引导学生突破写作时的瓶颈,带给学生写作的快感。

三、追根溯源以挖掘自己的思维深度

这一点最难。前两者总能靠“勤能补拙”来有所长进,但思维深度远远不能光靠“勤奋”来挖掘,阅读一篇文章,能读出什么样的主旨?与阅读者的智力背景、人生经历、知识素养等密切相关,但不是说毫无办法。练一练总比不练好,想一想总比不想强,长时间浸淫总会有所提高,不间断训练怎能没有改变?
像《雨巷》这样的诗歌,粗浅一点理解,就是一首爱情诗;往深里说,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再进一步说,可以是给人短暂安慰的人生瞬间,或者是人生中难以超越的逼仄境遇,等等。如此理解《一棵开花的树》——希望得到暗恋者的眷顾,希望得到领导的器重,希望机会来临,希望事业成功,等等。
可见,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熏陶,老师的水平是关键,而改变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处境唯在教师的微妙作用。就像把一个故事改变成影片,想侧重表现什么主旨,全看编剧的认识和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