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http://www.618jyw.com
辑性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幽默教学方法是符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理论知识是严肃的,但并不排斥幽默的教学方法和语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幽默可开启心智,跨越逻辑思维的障碍,使理性认识建立在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上,使理智建立在审美的情感基础上。 教师要随时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幽默小事,巧妙地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为导入新课提供素材,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我曾在上“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用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昨天老师遇到一件麻烦事,前不久老师买了一双皮鞋,谁知才穿第二次,我在踩摩托车启动杆时,一只鞋跟就踩掉了……”这时学生哄堂大笑,在笑之余,我要求学生帮我想想我该如何处理鞋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 长期以来,学生往往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这是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一般说来,丰富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2.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增强吸引力。 中学生一般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感情,更想了解它、认识它。引入乡土教育内容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特别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泉州,它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地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比如在讲到各国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时,泉州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又如我校所在地永春吾峰镇吾顶村,这是一个典型的侨乡,有著名的侨领、书法家、教育家、诗人梁披云、原广东省长梁灵光,还有许多梁氏、黄氏爱国侨亲,这些都是很好的乡土材料,可以应用于政治教学中。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添教学活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手段,可增添教学活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增强教学过程趣味性和可信度。 思想政治课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一般都很抽象,理论性比较强,同时由于学生对这些理论缺乏感性知识,使得教师的讲解缺乏可信度,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传统的教学法讲解枯燥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技术等综合手段,把抽象问题形象化,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变得生动有趣。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语言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政治课充满活力。如初一、初二年级的法律知识,对学生来说,单调枯燥,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时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掌握难度较高的法律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