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4688 浏览:14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讲风”仍盛,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讲作者,二讲背景,三剖析内容,四总结主题思想,五归纳写作特点,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感受到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打破陈旧的方式,那么实际操纵又应以何处入手呢?我以为我校提倡的点题对应“导学案”教学法,无疑对革新传统方式是比较好的突破。
什么是点题对应“导学案”教学法?这是一种教学策略,即教师把教材的知识点以不足的形式在课前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寻求探讨解决不足的思维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进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不足和初步解决不足的能力,终极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革新教学论文的目的,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当我们基本明确点题对应“导学案”教学法的含义之后,对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点题对应“导学案”教学法也就有了比较清楚的思路。
一、知识点应有效地运用不足呈现出来,并且这个不足的设计必须是科学的,能让学生在课前完成比较多的智力操纵的任务。
例如《故乡》一文,在引导学生研读文中重要人物杨二嫂时,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不足让同学们思索:作者是怎样写杨二嫂的变化的?以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这对体现文章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导学案”所设计的不足含金量较高,它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理解浅析归纳能力,当然也要求学生思维的多元性和发散性。相反,假如“导学案”的不足性水平较低,或是导设的不足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纵的任务较少,甚至没有,就可能出现这样的不足:找出文中对杨二嫂肖像描写的句子。这样的不足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没有任何思维的空间,那么这样的“导学案”就没有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这样的课前预习就是失败的,这样的不足不具有生疑性,也就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了。当然“导学案”的不足也必须有一个弹性的限度,不能高到学生无法达到的地方,而是学生只需“跳一跳”就能“摘到桃”。

二、应由教师提出不足为先,逐步转到以学生生疑不足为主。

语文教学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实际应是一种疏导,就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思路清楚,并逐渐进展成为一种能力,即离开老师的教学生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步,学生不具有自己发现不足、提出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点题对应“导学案”教学法,老师最先“发现不足”,即带有提示性导读的不足,用“学案”的形式在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有“路”可走,有“纲”可循,让学生带着不足预习文本,又天生不足走进课堂。老师真正成了“抛砖引玉”人,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策略。而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策略一旦形成,往往让学生受益终生。

三、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独木难成林,《新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探究意识。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课文重点,精心设计题目,在题目中能体现出梯度性和探究性,然后由每个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和文本内容,认真思索,再由小组合作交流,检查小组每一成员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导学案”题目回答情况,在小组中还可就自主学习中有着的疑难不足展开讨论,互相答疑。对小组交流中有着的一些共性的疑点,可在课堂上提交给老师,师生共同交流合作,讨论出最佳答案。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感知文本,深入思索文章内涵,并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协助的能力。当然,教师在互动过程中也可及时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剖析文本内容,学生能更全面地正确掌握文章内容,回答不足的知识点所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导学案”的上风,在合作中升华了“导学案”的价值。当然,也要避免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成为课堂上活跃气氛的“障眼法”。

四、应留意“自我检测”这一环节的有效使用。

“自我检测”是导学案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本环节主要检查知识的运用情况,对所学内容是一种补偿性提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既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体现考试的特点,又补充课文讨论中非重点出现的“细枝末节”,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掌握文本,巩固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可结合学生在合作讨论环节中的难点,调整下一堂课中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以而做到针对性地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应留意课后的反思小结。

传统的课堂小结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完成,或是由个别学生简单复述本堂课内容。实在我以为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应该是学习中的“反刍”,换而言之是再升华过程,利用好了这样的“反思小结”,可以成为一个学生学会学习的“点睛之笔”,也是学生把文本知识进行精加工的最佳时机,老师最好不要越俎代庖。
总之,教无定法,更多的一线老师在努力探讨,希望能找到一条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的路。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