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本资源,让读与写“无缝衔接”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5178 浏览:1526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笔者最近参加了镇江市六年级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中作文一项的阅卷工作,以中发现小学生要想作文成绩凸显必须过三大关,即审题关、表达关、真情关。但大多数学生的习作不是语言空洞,就是生搬硬套,缺乏真情。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最终目标也应该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学生运用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如何历练?其实,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的范文,它不但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也为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范式,我们可以以中挖掘出潜藏的写作资源,把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自然衔接。

一、挖掘文本资源,学会审题

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题审错了,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以每一篇课文的题目入手。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文章的“文眼”所在。如果在教学每篇课文时能引导学生读懂作者题目的用意,这对学生在习作中提升审题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由此,笔者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注意让学生课前读题、审题,由关键词判断文章将写些什么。学完课文后,笔者还让学生再次读题,回想课文所写内容与学生课前设想的是否一致。感受作者题目与内容的一致、统一及题目的准确性。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一课时,笔者出示了《轮椅上的霍金》这一题目。让学生通过比较知道这两个题目的表达关键不一样:一个重在写姥之的剪纸,另一个重在写人物。而文章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在学生学完全文后,通过讨论明确了答案:“姥姥的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仅是赞美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更想告诉读者,姥姥用剪纸传达着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而《轮椅上的霍金》则重点向读者展示了躺在轮椅上的霍金居然创造了如此非凡的科学成就,作者由衷地以心底赞叹他。在比较中,学生明白了两者的不同。
当然,课题形式异彩纷呈。有的题目往往以不同的题材内容和特定的语言形式出现,有的题目往往反映作者的情感态度,有的题目直接交代中心,有的是名著的节选采取改写缩写的形式,有的巧用语法和修辞手段来命题……这些课题以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文章的内容,统领着全文的材料,显示着行文的思路。每当学到了新的取题策略,笔者就提醒同学们讨论自己写的文章曾经出现过的类似取题之困惑。
通过对“文眼”的探讨,学生明白文章题目的重要并积累了取题目策略。于是,习作前,学生也能以题目入手找到关键词,把握习作的重点。例如,习作《童年的一件趣事》,学生通过审题懂得必须抓住“童年”和“趣”这两个关键词,所记的事必须是童年时期发生的;所写的事情必须有“趣味”,而且只能写“一件事”。审题无误,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挖掘文本资源,学会构段

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搭好文章的骨架等于完成了文章的一半。在学生审清题目,知道文章所要写的重点内容后,必须在头脑中构思列出写作的提纲,这便是文章的结构。好的构段方式能使文章承上启下,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剖析课文的构思,讲清作者是如何根据写作目的确定课文主旨,并围绕其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在学生领悟课文的精妙构思,掌握带有规律性的一类文章的结构方式后,学生就能打开广阔的思维空间,写出结构严谨、主旨集中的文章来。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浅析教材中的段落结构形式,发现构段方式大致有下列五种形式: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概括具体式等。根据这些段落结构形式,在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学生的构段能力也就能逐步提升了。
例如,在学了《烟台的海》一文后,学生知道了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策略,采取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烟台的海的冬春夏秋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以“家乡的一处美景”为主题目写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学生们在范例的模仿下,列出了“家乡的田野”“家乡的小河”等很多题目,并且模仿《烟台的海》去写,一篇篇高质量的习作很快诞生了。学生也以文本中感悟到了篇章结构生成历程的重要。
当然,教学中,还可让学生领悟、吸收文本的精华,依托文本,在拓展练笔中巩固运用。例如,仿《黄鹤楼送别》的文体形式写《桃花潭送别》,仿《广玉兰》手法写《我喜爱的一种花》等。这样不断地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构段能力在模仿与反复训练中稳步提升,逐步达到质的飞跃。

三、挖掘文本资源,学会表达

如果说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表达则是文章的血肉。通过了解,笔者发现学生在习作时常会遇到一个不足:心里一肚子话,却找不到合适的句子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怎么解决这个不足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感受句子的表达,并把一些适合准确表达自己感情的句子、语段积累下来,在其中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句子或语段,抓住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展开仿句训练。
例如,五年级《莫高窟》在教学“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琴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一段后,学生一下就能发现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并列句式,具体描写了飞天。那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具体的呢?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学生明白了作者是抓住飞天的动作,运用四字词语来表达的。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想象飞天的其他方面也来写一段话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敦煌壁画飞天的录像和图片,想象飞天的动作、神情、语言……也来写一写这样的句式。并把这样的训练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习作中:如《快乐大课间》《自习课上》《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等。
此外,笔者还善于发现一些课文特点来训练学生的表达: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对话描写的精妙之处,并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人物对话的描写;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笔者则重点让学生感受文中环境描写的妙处,并指导学生在第二篇习作《妈妈,我爱您……》
中学会运用;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时,笔者发现文章的开头抓住人物的特点,运用了特写镜头来引出主人翁,这样的描写很有特点。于是,又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写《猜猜他(她)是谁》等。
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直接利用或模仿课文中句子、句式或手法,以而有效地避开语言表达的“空洞无物,雾里看花”,写起来灵活机动、得心应手,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另一个方面来说,学生把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语段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革新已严峻地摆在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面对教材,我们要用新的观点来挖掘其潜在的魅力和价值,用心打造,赋予它新的生命,给学生提供一条积累拓展写作材料的途径,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真正做到“无缝衔接”。
〔责任编辑:陈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