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编排苏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编排系统及教学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17992 浏览:742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氧化反原反应"作为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骨架"概念之一,是建构化学学科知识网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氧化反原反应"的概念比较抽象,相对于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的高一学生而言,正确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如何组织这块内容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拟从分析研究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编排体系出发,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探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编排体系

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的编排思想

1、从物质分类的多样性,顺理成章地提出化学反应分类的多样性,思维起点低,学生容易接受。提出化学反应可以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分为四大基本类型,之后提出也可以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分类,并由此引入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学反应分类的多样性,到用化合价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再到从电子的转移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然后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地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内容比较多,若同点同时学习,难度太大,所以采用多点多时呈现,重现率的增加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渗透在元素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此谓润物细无声。
5、从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实际应用,再到电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然后是在有机物转化中的运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6、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在必修课中有相对完整的呈现,在选修课中又对部分知识更深层次地再次呈现,采用螺旋形编排方式,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三、各分块内容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1、《化学1》专题一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多样性决定了需要对物质进行恰当的分类,分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依据,由此过渡到化学反应也有很多,也需要进行恰当的分类,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然后复习初中时学生已学过的根据物质在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可以分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此谓温故。之后提出也可以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分类,并引入氧化还原反应,此为知新。之后安排三个交流与讨论,来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分类可以是多样化的,化学反应的分类也可以多样化。
(2)知道根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来进行分类,能够判断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1)温故知新。先复习初中内容,给学生一个熟悉的学习情境,请学生罗列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根据四大反应类型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这些方程式中哪些是化合价有变化的,哪些是化合价没有变化的,由此提出新的分类依据,把化合价有变化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变化的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然后进行重新分类。
(2)思维冲突。利用"交流与讨论"中的反应Fe2O3+3CO=2Fe+3CO2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
(3)降低难度。因为学生才刚接触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是新的,又因为初中科学中没有系统介绍化合价,也给概念的理解带来了难度,所以在选用例题和练习时要选用老面孔,若选用学生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不但增加了难度,也会冲淡新理论的重要地位。
(4)画示意图。在交流与讨论时鼓励学生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四大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2、《化学1》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2》专题四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在那么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没再出现专门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的介绍,但在几乎每一块内容中,特别是物质的性质和制法中,都有相关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的知识。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无处不在,没有集绍,却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此基本理论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并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指导物质的性质和制法相关知识的学习。
(2)积累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能对这些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618jyw.com
性强弱作出判断。
教学策略
(1)复习提高。在每一次重现时,都抓住机会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并在指导性质和制法学习时,加以提高。高重现率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2)归纳整理。因为分布散,所以要鼓励学生及时积累,并在每隔一段时间后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尽可能地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整理怎样的物质可作氧化剂或还原剂。
(3)对比研究。把常见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罗列起来,通过对比等办法,比较它们之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并研究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依据。
3、《化学2》专题三第一单元、《化学2》专题三第二单元、《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四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与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有所区别,特别是"去氢得氧即氧化"、"得氢去氧即还原"在无机化学中运用比较少,所以是对已学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补充。并介绍了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等弱氧化剂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
教学目标
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策略
(1)实验探究。利用实验熟悉酸性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和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弱氧化性。
(2)归纳整理。完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是一大难点,也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分化点,即对此部分内容掌握得好的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相对比较轻松,否则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最后出现成绩的分化,所以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度,切忌一步到位,随意增加难度,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定要按教材的编排思想,循序渐进,科学地帮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相信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