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浅析初中语文中感恩教育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16202 浏览:703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感恩是需要我们继承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生品质。作为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进行感恩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 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只是对父母的简单回报,它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今天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更不用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内涵了。感恩一词对有些初中生来说已经过时了。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初中生感恩意识正在淡化甚至泯灭,他们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索取,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中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中学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1、感恩教育融会于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1.1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需要加强感恩教育

语文教育负有德育功能,更进一步说,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最主要载体。儒家强调“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内容”,即书本知识,“道”则是课文内容所反映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今天,这种传统美德已经有所淡化,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感恩教育,继承感恩传统,并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教师应针对学生感恩的实际现状,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关于感恩内容的课文、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表演、辩论等深入浅出的多种形势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感受、体会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质,使得这些感恩美德得以传承发展。

1.2感恩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教给初中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可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不懂感恩或者不愿感恩,也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把感恩教育列为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可见,社会的变化、发展,对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中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2、初中语文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2.1感恩教育从教师做起,老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无疑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教育学生报答父母、报答社会、报效祖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时时事事,起到垂范作用。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真理、对人性、对真善美热切地追求,才会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在不断增长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方面成为青年一代的典范。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该具备人类的所有优秀品质”,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道德教育的质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能够沟通与交流,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情感,那么教学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2.2教师的感恩意识的提高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关键

如果希望学生做到懂得感恩,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落实感恩教育的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无论备课还是上课,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进行感恩教育的意识。在备课时语文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利用我们的课文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作者写文章是有感而发,有情而作,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真正走入作品,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实施感恩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认识到培养孩子感恩意识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学生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样去感恩等等。把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多点爱心,不会那么冷酷无情,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2.3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初中语文教师在具备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这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来的知识、价值取向、观念、气质构筑成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直接的作用。几千年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为师之本,但今天已远远不够了。德国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有牢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精华的诠释,了解和把握,并融于自身的教学中去。作为教师,应将儒家的忠孝观注入到课程中,扎根于学生心灵之内,付诸于实践,去震撼学生的心灵。孝顺父母、善待友人、积极入世等是可取的,在感恩意识淡薄的今天,更应该教会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2.4语文教师应善于捕捉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时机

语文课程中处处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语文教材包含丰富的传统美德的资源,生活中也有很多感动人心的事例,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深钻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并且还要根据题材课文,有侧重地收集课外事例,用以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自我。
3、结论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创造和利用好各种契机,将感恩教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618jyw.com
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融,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与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宇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13.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2005,5:1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