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解题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更新时间:2024-03-03 点赞:26492 浏览:1201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培养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解题能力;方法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数学解题能力包括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是巩固已学知识和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根本,所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解题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解题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
从小学生解题的行为实际看,小学生解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题不求灵活简洁;三是马虎草率,错误百出。心理学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发展思维、提高智力,是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如下尝试:

一、在导入新课时,要抓新旧知识的联系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紧密性,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向前发展。教师要在学习新知识前,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增长点,使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提高。

(一)引导要做到三位一体。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学生思维畅通,进而提高解题能力。例如,在上述例题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分析等量关系的同时,在黑板上画线段图,并要求学生口述思路,做到三位一体,使学生眼通、心通、口通,以达到理通,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提高,而不是机械地模仿。

(二)引导学习要注意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坚持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

如上述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教学,我知道和倍题是差倍问题的基础,且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跳跃太大,会出现夹生饭,所以在引导学生解决和倍问题时,步子小点。但解决差倍问题时,学生已有了解决和倍问题的经验,可以一下跳上去。

(三)引导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引导时可与数学特有的集中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主要提供了几个情景。如“木偶戏情景”有三条数学信息,而学生由于观察不够仔细,有的只发现在看戏的学生和准备看戏的,有的只发现看戏的和准备离开的等等,缺少从不同角度观察,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不同角度观察,把人物进行量化,弄清图意:看木偶戏的包括原来看戏的学生22,看了要走的学生(6人),还有准备看戏的学生13人(我们也来看戏),这些数学信息缺一不可,由于进行量化,学生有意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次,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并进行阐述。如学生解决“看木偶戏的人”的两种不同解题思路:
第一种:用原来看戏的22人减去走的6人,求出原来看戏的还剩几个人?
22-6=16(人)
“我们也来看戏”的13人和剩下的人合在一起,就是现在看戏的人?
16+13=29(人)
第二种:22+13=35(人)原来看戏的人和来看戏的人。
35-6=25(人)从看戏的人中减去要走的人,等于还在看戏的人。

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意识入手

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有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当主题图“游乐园”这一丰富的活动情境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问题。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看木偶戏的有几人?”等等。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样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从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材的主题图中创设了“观察看木偶戏的人数,计算面包数量,计算跷跷板乐园的人数”等具体情境,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选取生活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618jyw.com
中的数学现象,联系生活中的问题,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作些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创设如上下车、计算跳绳数量、红旗的得失情况、收发作业本数量等等,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发现数学信息,寻找数学问题,并能自编自导进行加工。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题型的对比,计算题12÷6=?用文字来描述12除以6是多少?就是文字题,如果再加些生活事例进行描述就成了应用题。比如:爸爸和小华一起去植树,爸爸植了12棵,是小华的6倍,小华植树多少棵?

(二)联系生活,就是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相结合。

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可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父母种瓜菜的行距、株距;家具的几何图形、面积、体积;学习用具的单价、数量、总价;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时间、速度等等生活中的数学。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20+20×或20×(1+)。我每次修改一处,如下:
乙数是25,乙数比甲数多,甲数是多少?
25÷(1+)或X+ X=25
甲数是20,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是多少?
20÷(1-)或X- X=20
乙数是25,甲数比乙数少 ,甲数是多少?
25×(1-)或25-25×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与数学特有的集中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假设策略》时,(例题: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大、小船各几只?)我引导学生假设10只全是大船,列式为(10×5-42)÷(5-3)之后,又提出能否假设10只全是小船。引导列式为(42-10×3)÷(5-3)。接着提问学生能否用之前我们的方法解答。一些学生马上想到可以列方程试试。通过讨论、分析,明确设大船为x只,那么小船为(10-x)。列式为5x+(10-x)×3=42。其他学生还有不同解法,提出可以设小船有x只,那么大船有(10-x)只,列式为5×(10-x)+3x=42。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而且开阔了学生思路,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一题多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请学生先看例题 求1+3+5+7+…+89=?看运用何种方法最简便。
如果运用高斯算法,能够很容易地得出该题的结论,但这仅仅是就一般的计算而言。对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又使我们得到以下两种运算方式:
第一种
1=1×1
1+3=2×2
1+3+5=3×3
………………
1+3+5+…+89=45×45
第二种
由于1=1×1×1
3+5=2×2×2
7+9+11=3×3×3
………………
73+75+…+89=9×9×9
所以,1+3+5+…+89=1×1×1+2×2×2+3×3×3+…+9×9×9=13+23+33+…+93。
当然,我们可以将上述运算作一般性的推广,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开阔。然而,其真正的用意却在于:
第一种运算中,等式右边的1×1、2×2、3×3、……、45×45,是来自对平面图形——正方形的直接观察(图三),1×1、2×2、3×3、……、45×45分别为边长是1、2、3、……、45的正方形的面积,因此,求1+3+5+7+…+89的和,等同于计算边长为45的正方形的面积。
第二种运算中,等式右边的1×1×1、2×2×2、3×3×3、……、9×9×9,则是来自对空间图形——正方体的直接观察(图四),1×1×1、2×2×2、3×3×3、……、9×9×9分别为棱长是1、2、3、……、9的正方体的体积,求1+3+5+7+…+89的和,等同于计算棱长分别为1、2、3、……、9的正方体的体积的和。
如果将例3改换一种叙述方式:平面上共有90个点同在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618jyw.com
一条直线上,它们可以组成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则使我们完成了一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的完美思考过程。
因此,本例的一题多用不应简单地看成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或方法,其重要意义是向我们揭示了如下的数学思想:
总之,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刻苦探究,耐心引导,注重学生的已有经验,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石国利.《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的方法》《中华教育论坛》,2006.04.
文海山.《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6.0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