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互动中职数学“互动?反思?分享”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深思学年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7780 浏览:215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的普遍使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老师改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方式适应了学生的求知规律,极大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使课堂呈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作为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倡导“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也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后续发展及数学思维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富有成效,是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倡导以问题为平台,从问题的探索中学习新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始终以主题建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研究问题、再创造知识为学习方式,以问题设计,互动研讨为教学方式,具备主体性,探究性,互动性,过程性,生成性,创造性的教学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特点,其基本教学流程可概括为问题探究—互动研讨—动态生成—反思提升—分享成果,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去探索与发现,通过对问题研究的解决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探索相互学习,从而获得新知,掌握方法,最后通过对新知识的反思巩固来深化新的认知结构。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识

在知识的探究中,我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萌发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我要求学生画出y=-0.1x2+2.6x+43的图象,然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式:y=-0.1x2+2.6x+43 (0≤x≤30),第几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设计的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观察图象,然后发现、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知识,得x=13,因此答案第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利用这个问题,使学生很容易探索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性质。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的另一个性质,提出问题: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这个问题学生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动脑筋思考,就连后进生也认真观察图象,寻找答案。学生利用图象探索出:当x1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为0≤x≤30,所以,当0≤x<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13这样,我用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

二、开设互动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利用问题的引伸开放,引导学生抓住数学问题的实质,理解其精髓,掌握其特点,应用讨论式教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通过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具体问题,加强理性思考,真正让课堂的价值通过师生间的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让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是实实在在的课。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太流于形式了。主要表现在:1、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讨论好像成了一堂课为体现新课改要求而不得不有的一个环节;2、讨论的问题不太明确,或大或空,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3、差生没机会表现,变成优生们轮流“发表演说”。 所以教师在设置讨论题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应以学生的认识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上会产生困难。我们教师往往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的,如果教师能掌握好讨论互动环节,就可以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了。

三、发展创新思维,动态生成知识

数学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更应关注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中更好地把握时机,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可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动态生成教学过程中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以改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从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数学、对世界、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动态过程。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动态生成数学知识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它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也很高,这种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而且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四、课后认真反思,提升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主动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调控。新课程标准强调:反思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听讲、解题构成了学生日常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选择大量的练习来达到提高数学水平的预设,但结果往往是经验零散,效率低下,简单、重复的训练模式影响了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后反思,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更新和重建,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没有经过反思所获得的知识是肤浅的,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使自己建构的知识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最终达到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对学习的成果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使得学生对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从中有所收益,使学生感受自我成就和分享学习成果的好处,融洽伙伴关系。在展示其成果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能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最大限度内得到共享。
“互动·反思·分享”教学模式是在不断探索既适合教师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路径过程中而创建的。既然如此,它也只有在不断总结、反思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走向完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传统教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分享知识,共同发展。
此论文为课题《“互动·反思·分享”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课堂应用的探究》的结题论文,参与论文编写的有李丽洁、蔡彤昱、苗叶、王芬、于晓、尚玲、刘振山、郑慧英、高玉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