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引导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31463 浏览:1449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持续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那应该怎样去做呢?1.培养兴趣,激励求知;2.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竞争意识;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竞争;氛围;授人以渔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而单纯地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必然妨碍学生智力持续、全面的发展,甚至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创造性发挥。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呢?换句话说,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以我个人之见,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索。

一、培养兴趣,激励求知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心理的标志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注重情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寓学于趣:
(一)揭示教学过程中的多种矛盾。矛盾易引起争论,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6课《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我这样提出疑问以激起对矛盾的争论:课文《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五自然段中:“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国旗是用布做成的,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经过长时间的冲洗,布会褪色和失去光泽,可是作者却说五星红旗依然鲜艳,这样写与现实相符吗?矛盾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结果学生争论激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利于挖掘智慧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布鲁纳曾说:“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因此,作为教师应鼓动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诸葛亮和曹操战争的对阵双方,不是朋友关系,确切地说是敌对关系,诸葛亮向曹操‘借’箭,听上去让人难以置信,明明是诸葛亮用草船骗来了曹操的箭,但课文题目上为什么不用“骗”,而是用“借”呢?这样一问,学生立马来了兴趣,学习的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三)激励学生求异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可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摆脱思想的羁绊,敢于标新立异,就学得更主动、更积极。如分段概括段意可寻求多种答案,理解课文可从多角度展开等。
可见,学习中培养其情趣,有兴趣就会想学,学生想学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竞争意识

每个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既是提问者又是答疑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让学生敢于答疑,敢于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始终置身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异议,教师应重视其意见,支持其构想,使其不再产生心理压力,而敢去发现、创新、求异。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思维,进而产生竞争意识。让“竞争”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从而造就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竞争、有合作,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古诗背诵时,我把全班学生每四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首先小组内互查背诵情况,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背诵比赛,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只有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人人敢想、敢问、敢说,才能发挥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但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呢?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小学生都是好强的,只要充分给他们想象的空间,他们都会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看法。一旦他的想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赞赏,就能促进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如教学《穷人》一课,我鼓励学生对桑娜抱走邻居西蒙的孩子后,怎样去艰难地生活,以后的日子怎样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桑娜被累病了,渔夫身体也累垮了,他们生活在贫穷困苦之中;有的说在桑娜和渔夫的辛勤努力下,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孩子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的日子渐渐地好转起来,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说桑娜的孩子长大后,非常有出息,有的上了大学,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的成了工程师,桑娜和渔夫生活得非常幸福……
其次,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充分地肯定、鼓励、并引导学生质疑。例如教学《自然之道》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质疑:“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自然之道”具体指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读课文,以满足学生迫切而好奇的心。

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居于学习主体的位置。
在帮助学生理解《蜜蜂引路》中的“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的“果然”一词时,先让学生说说对“果然”一词的理解。学生众说纷纭,“忽然”“肯定”“一定”“就是”,却都不得要领。但我不着急,耐心地启发学生思考列宁如何观察花丛、园子、小房子、养蜂人的关系;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明白“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一句话是对列宁正确判断的验证。随后让学生再次朗读有关课文内容,学生读后豁然开朗,纷纷举手要求解释这个词,这个说是“一点不假”,那个说是“真的”,都答对了。这样在导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的位置上,使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有兴趣,悟得深,悟得准,记得持久而牢固,同时在扎扎实实的思维训练中学会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几点仅是笔者个人的几点肤浅认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