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谈谈初中语文阅读题策略技艺网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14027 浏览:59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缺少对文章的理解,缺乏相关的解题技巧,所以失分严重,逐渐对阅读丧失了信心,渐渐放弃了阅读这一大板块。因此,如何教给学生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笔者谈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课本为范例,学习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上节选的都是名家名篇,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经典性,是进行阅读训练的良好范例。我们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可以像做阅读题一样,多向学生提问题,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逐句逐段地认真阅读,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剖析解读,这样才会使学生不但掌握了阅读理解的方法,也强化了课内知识的掌握。

二、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

每一篇语文阅读题都是由很多段落组成,段是组成文章的不可缺少的分子。初中生年龄尚小,可能整体感不强,因此如果学生对整体的把控能力欠缺,那么可以尝试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将文章各段分开理解,先掌握每段的大意,再将每段大意结合起来对文章进行理解,或许会事半功倍。
具体说来,以段为单位进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整体看一遍此段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2.逐句研究,每句话的大意;

3.研究这段中的句子之间的联系,将句意相近的几句归为一层,概括层意;

4.根据段中的几层之间的关系,总结段意;

5.再看这段为表达这个段意,用了哪此写法。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结构组成的,内容自不必说,文章的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文章结构,可以更轻松地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根据文章提出的一些问题。
弄清文章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理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理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4.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四、认真审题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发现文章很难理解,答题时不知道从何下手,举足无措。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才能更清楚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呢?那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准确审题了。一般出题人所出的题干都包括两个部分:作者的话、命题者的话。作者的话出现在题干中无疑会给我们一些提示,我们顺着题干就可以找到每一道题的出题点,从而确定问题答案所处的位置;具体到词、句、段,找准答案位置后,认真阅读上下文,揣摩关键词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答题。

五、领会试题的规律性

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阅读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人物、情节、环境),散文有“神形”阅读法,议论文有“三论”阅读法(论点、论据、论证)等等。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需要我们在答题时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要做到这一点,得依靠平时的课堂教学积累。我们在答题时要充分把握文章的体裁特点,寻找最佳切入点,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当然,不少考题还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涉及历史、文学、政治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功夫在题外”,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读、多看,这对课外阅读题的解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要勤于思考

阅读与其他理论积累的题型是不同的,不只是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勤于思考,认真研读文章,抓住书中精髓,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领悟阅读的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后的考试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不是万能的,要想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除了掌握方法之外,还需要在平常学习和生活中多阅读、多思考,提高文化涵养,增强思维品质,毕竟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特别是语文,需要日积月累,日有所思,月有所获,年有所进,持之不懈,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年07期.

2.常海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4期.

3.肖明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4.甘其勋.为“阅读”正名——“新概念阅读教学”讨论开场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Z1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