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广告公益广告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699 浏览:68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如何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底线,彰显无痕教育的魅力?公益广告以其形式新颖的独特性、发人深省的启迪性,成为初中思品教学渗透底线的一剂良药。它以其思想性、人文性、情感性以及可操作性,能较好地渗透于初中思品教学,进行底线教育。
关键词:公益广告;思品教学;底线
1009-010X(2012)11-0043-02
什么是“底线”?通俗地说就是人之为人的道德“下限”,是人们普遍认可并遵循的最起码的规范。如果违背了底线,就不是一般的失德、缺德,而是丧失最起码的做人品格。公益广告是指“为了促进公共利益,唤起人们对社会各种现实问题的关心,呼吁人们以实际行动来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由政府、社团、媒体、企业以及广告公司共同推动的广告活动”。
如何在初中思品教学渗透底线?本课题组认为:公益广告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美、发人深省的启迪性,理所当然地成为初中思品教学渗透底线的一剂良药。公益广告在初中思品课堂渗透底线教育具备极强的可行性,必将大有可为。
公益广告进思品课堂,已有一些同仁进行了探索,如赵慧敏老师发表于《教学月刊》2009年19期的《巧用公益广告提升思想品德课的时效性》,张岚老师发表于《新课程导学》2011年8期的《巧用广告辅助思想品德教学》等,同仁们大多在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等实践层面做了一些巧用公益广告的有益探索:本文则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利用公益广告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渗透底线的可行性。

一、背景上的“与时俱进”

韩愈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公益广告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向现代、开放性社会转型时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产生与发展的。
同样,“底线”的提出也基于相同的背景。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挑战“行为底线”的问题频频浮现于公众视野,谴责“道德滑坡”之声此起彼伏,人们对于道德底线失守之忧尤为加重,呼唤“与时俱进”的“底线”教育也就迫在眉睫了。

二、思想上的“贴近引领”

思想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标强调: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对社会、国家、世界有见识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指出:“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正轨。”现实生活中,“圣人”毕竟很少,更多的是芸芸众生。“英雄”的高尚行为值得我们敬佩,但违反底线的行为更会触动人们的神经,引发人们的反思。因此,作为普通人,至少要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达到做人的“底线要求”。
凭心而论,以往思品教学中一直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只是常常存在过度理想化、甚至泛政治化的倾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固然可敬,但这种“境界”往往显得“高不可攀”,极有可能挫伤普通人努力的积极性,令寻常者“望而却步”。因此要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需要我们走下“神坛”,走向生活,走近身边。从1986年贵州电视台的“节约用水”第一部公益广告开始,我国公益广告总体上是贴近生活的,很少有“大”“空”的内容。如2008年以“公德比赛,今天起正式比赛”为名的电视公益广告,运用充满反讽意味的话外音,以公交车上为老者让座和举手之劳捡拾垃圾瓶为叙述内容,批评当下社会公德缺失、人情淡薄的不正之风。此情此景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同时做到“给老人让座”“捡拾垃圾瓶”完全是举手之劳。这些正符合“底线”的要求,自然有助于我们对“底线”的渗透教育。

三、形式上的“喜闻乐见”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本质上看,公益广告主要是传递思想观念。而这种传递思想观念并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发观众的思考并付诸行动。
无独有偶,在道德教育上也需要注意方法,直接的“说教”、“告知”,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有时甚至只能引起教育对象的抵制、厌烦、反感。其实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的观点,其重点在说明学习的程序性与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学、问、思、辨、行”并行不悖;由此推之,我们当前的底线教育也不能很直白,而应是如春风化雨般的渗透,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通过鲜活的事例,让教学对象学会深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理践行,从而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实效。
在“和父母关系”一课时,可以播放关于“family”的公益广告: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的将英文字母比喻成家庭成员,其中“f”是爸爸,“m”是妈妈,“i”是我。刚开始是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我,渐渐地,“f”的背驼了,“m”的身体也臃肿了,而“i”则在他们的关爱下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壮,于是“i”成了父亲贴身的拐杖,母亲遮阳的庇护伞……看到这样的情境,所有的子女应该会有一些感触,然后“心动不如行动”,肯定会为父母做些什么。
事实上,据郑州大学的一项调查:83%的青少年认为公益广告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和方式:92%的青少年认为公益广告能不同程度的改变生活中的某些陋习。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恰当地在课堂中巧妙运用公益广告,就可以在思品教学渗透底线方面有更多实实在在的收获。而这一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暗合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的理论的,事实证明,把教学建立在感官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会收到颇令人满意的成效的。

四、实施上的“可操作性”

初中生具有好动、好奇、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所以我们若能巧妙运用“注意规律”的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上适时运用公益广告,发挥其优势,无疑将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社会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内化,才能在积极探究和体验实践中,促进自身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上课之初,教师应利用无意注意,运用具有独特形式的公益广告把学生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则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运用公益广告是一种很好的方式i当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思考,不能停留于表面,如果我们引入公益广告,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刻思想则事半功倍;结束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有点疲劳,此时要利用有意注意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要利用无意注意,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巩固所学,运用公益广告既能把学生拉到课堂上,回顾所学内容,又能有新的收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