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四种调动四种因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学术

更新时间:2024-02-05 点赞:29697 浏览:1335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远比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种积极的因素。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自身;家庭;学校;社会
从事小学教育近十年,我总结出一个观点: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远远比学会简单的语文和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需要充分调动四种因素,即学生自身的主观性、家庭、学校和社会。
我们通过以前的研究认识到,习惯有三种养成的模式:(1)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2)在潜意识状态中形成;(3)潜意识的环境影响加有目的的训练。我们知道,通过第三种模式养成的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是容易上升为“本性”级别的习惯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运用第三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必须要充分调动四种因素。

一、学生自身的主观性

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干、有枝、有叶,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内外兼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小及大。学生在自身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性,所有的思想、行为实际上最终的选择权、决定权在学生自身,他们的兴趣和初期的价值取向往往成为养成良好习惯最直接的助推力。他们尽管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
二、家庭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不准确,这就需要外界的主动影响和引导,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学生习惯形成的摇篮。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多、更大。父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学生良好地生活、学习,好的习惯通过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培养习惯应该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父母一定要成为学生的好榜样,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让学生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学生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在公园随意踩踏草地,摘取花草,边吃饭边看电视等行为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助长学生坏习惯的养成。
三、学校
当学生进入校园后,学校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空间,开始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会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校对学生习惯的养成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发生影响:一方面,通过规范化的校园生活与运行机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大都信任和崇拜自己的老师。年幼的学生把老师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要神圣,年长的学生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另外,同学间的信息交流,也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学校这个大环境随时随地都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生的影响,并促使学生习惯的形成,这一习惯会保持终身。

四、社会行为

除了家庭和学校之外,学生的成长还会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社会行为对少年学生的影响也日益重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已经成为少年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它们以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着其中的思想观念、模仿着其中的行为方式,在有意或无意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或不良的习惯。比如说,小学生都爱看动画片,经常一看起来就不吃饭、不睡觉,看得特别来劲,越是年龄低的学生越是爱看。很多大人会为此着急,觉得那没什么好看的,而且耽误学习。但事实上,好的动画片对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媒介。现在,网络已经进入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网络上丰富、新奇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为之痴迷,网络上不乏很多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的事物,可以锻炼学生的认知、探索能力,但同时也充斥着很多不适宜小学生的内容,如,一些的、暴力的东西,这些反面的东西也会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滋生某些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接触媒介,在社会资讯、媒体日渐发达的今天,从小就培养学生一个良好的接触媒介的习惯,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四种因素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四种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四种因素如果朝着同一个方向,包含着同一种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观,那么这四种因素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就会转化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四种因素如果出现了价值取向分歧、行为取向分歧,那么,四种因素就会内耗,内耗的结果是大大削弱了对学生的影响力,甚至会出现“邪胜正”的情况,良好的习惯就会和学生失之交臂,会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子弟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