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新意识激发革新意识培养革新思维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9253 浏览:839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差异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数学学习更应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数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学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有足够的创造空间。
1.利用教材因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执教“图形的旋转”一课伊始,不是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引领学生先欣赏书中的一组图案。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愿望,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在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这是学生心理的共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想方设法地使他们获得成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我创设了“松鼠妈妈采松籽”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我不急于让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明确算理,而是针对这一问题情境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情感体验,既解决了问题,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多想、多说、多做,学会自主学习,在操作、演示、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创新,不断夯实创新学习的基础。
1.重视情感的激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个体。教师要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一句“你真棒”,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
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低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童话故事、猜谜语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也可以引导学生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挖掘身边的数学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一册“新年联欢会”时,我先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为班级设计的“过新年”活动方案,准备开展哪些活动,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从提出问题开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
1.引导创新,使学生既“学会”也“会学”。创新意识确切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师的“教”变成“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绳子尝试测量桌上几个圆的周长。”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或滚动的办法来测量圆的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接着利用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带着好奇和疑问,学生再次动手实验。这样,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思考,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2.在交流合作中学习知识、拓展思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能激活思维的火花,引发创造的。例如教学“数的组成”时,我要求学生两人合作,利用摆小棒的方法来学习数的组成。摆小棒时两个相对的同学共同摆一份小棒,然后,每个同学看着小棒把“数的组成”记录下来。因为合作的两个同学是相对而坐,所以,记录的数据并不一样。如一人记录的是 3可以分成2和1,而另一人记录的必定是3可以分成1和2,每个同学都说对方是错的,争论不休,最后两个同学都跑到对方那边一看,才发现原来两个人都是对的,两种分法都可以。

四、加强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源于:毕业www.618jyw.com
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成了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对于形近于正方体的长方体不能准确加以区分,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直接教给学生区分的方法,而是请每个学生先在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上做记号,然后用剪刀把它剪开,观察比较。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就容易多了。可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的知识,比由教师直接生硬的说教要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准确,而且还能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很好地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