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延伸将教育进行美延伸普通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11158 浏览:462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知识女性是一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群体,她们的学识使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能力,形成了知识女性持久、耐人寻味的美。她们的自我认知、创作形象、行为语言的美,都将给当今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性格、创造力还有对文学鉴赏的美育带来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识女性 美育 独特之美 促进
众所周知,美的创造能够为人类带来双向的文明成果,它既美化着人的外部世界,也美化着创造的主体——人类自身。而人自身的美化,可以自发进行,也可以自觉进行。如果设定一系列可控的审美活动,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对人的情性施加积极影响,促成健全人格的建构,变审美活动为自觉的教育过程,那就是“美育”。简言之,美育即是以审美活动为,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
美育,纵然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但它的内涵绝不仅仅限于“审美”或“美感”。由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呈现,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就不能不涉及心理结构的完善、人生态度的优化和人格的全面建构等广泛的问题,因此,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
从当今社会的现状看来,美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根植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而人类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一个非常重要的,更甚者说,是由一个不可或缺的强大群体支撑的,她们就是“知识女性”。就是那些拥有自己丰厚的学识,高雅的气质,独特的风采的知识女性影响着、支配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也同时在促进着美育的完善,并使其时刻焕发生机。
现当代知识女性,虽不能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般驰骋疆场,但她们在淘尽狂沙始到金的职场展示着自己的勇猛拼搏之美;虽然不能如琵琶出塞的王昭君般为国献身,但她们在日新月异鱼跃鸟飞的社会潮流中奉献着自己的奋斗之美;虽然不能如才华横溢凄婉绰约的李清照般挥毫自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己的性情,但她们却在自己亮丽多姿柔情呵护的人生里唱响了自己的之美。因此,知识女性的外表之美,个性之美,学识之美……都是不可小觑的,当她们和她们所拥有的美与美育相结合,更是能闪耀出般耀眼的光芒。

一、创作形象之美,促进对学生良好性格的美育

阳光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学习决定了知识的延续;勤奋决定了生活的美好。那又是什么决定了性格的发展呢?答案是——社会文化。事实上,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往往可以塑造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极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良好性格对提高学生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要对学生实行良好性格的美育,仅仅限制与平常的教学活动是不够,也是不显著的。让他们直接进入社会当中去接触现实的人与事,在如今的中国具体社会现实来说,也是不够现实的。此时,能够担当这项具有推波助澜意义的重任的人,或者说是人群,非知识女性莫属了。
知识女性将自己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形成具有为独特意味的社会文化,然后将这独特的社会文化提炼出更具特色的艺术形象,通过剖析知识女性所塑造的形象之美,即可参透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内涵和文化意蕴。从而成就自己的良好性格,达到促进对学生良好性格美育的目的,以此日后在社会的澎湃潮流中自由翻涌。
知识女性在创作形象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目光或多或少地瞄准“女强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意在倡导女性的自我觉悟与自我完善,建立起女性的独立人格。随着女作家社会启蒙意识的提高,使得她们把目光投向了在社会风浪与人生磨难中走过来的一代知识女性。女作家以反传统的鲜明姿态和张扬女性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来塑造女性形象。她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由原来的从属地位逐渐向主体地位移动——这些女主人已不再是传统女性文学中那种软弱善良、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悲剧角色,而是敢于向男性沙文主义挑战的勇敢者。譬如,台湾女作家朱秀娟的《女强人》中的主人公林欣华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打字员做起,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当上了公司的总经理,成为一个有胆识、有成就,名扬海内外商场的“女强人”。她那句“我可以学”的口头禅体现出了新女性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善于拼搏的精神。《祖母绿》中的曾令儿在经历了生命的大彻大悟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从这一系列成功的“女强人”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女性已经从痛苦的‘非我’阶段开始向清醒的‘自我’阶段过渡”。
80年代以来,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在温室中生长的花儿,社会危机意识相当薄弱,奋斗更是浅淡。这些在逆境中努力前行艰难的获得生存空间的“女强人”形象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她们的超强意志将是学生日后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鞭策,形成自我良好性格的最佳典范。

二、行为之美,促进学生创造力美育

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创造性人才是知识创新的载体。由此可知,作为创造性人才的储备力量的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更是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和谐、宽松的环境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作才能。有利于创造的社会风气、丰富的环境及多方面的文化交流会促进学生求知欲旺盛滋长,促进联想、发散等创造思维的进行。
通过我们的切身感受和实践证明,知识女性群体的扩大,事实上就是直接而明确地反映了一个最佳社会环境的成熟。知识女性行为范围正在日益拓展,文化、娱乐、教育、医学、科研……知识女性的行为成就也正在日益凸显,女性人大代表的增多,整个社会深入地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维护女性的工作权益,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深切体会到知识女性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带给人们一个多样多彩的全新社会的事实。她们完全打破了先前只有男性主导一切或掌控大部分行业,基本上只有男性引领所有事物发展方向的呆滞的缺乏竞争生气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崭新、活力、缤纷的动态社会,这样的和谐社会自然能够刺激学生的创造。其次,知识女性身上所散发出的行为举止之美,同样在督促着学生创造力的萌发和延伸。林徽因,一位集结了所有美丽因子的知识女性,她的一生都在展示着行为之美。即使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她(指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虽然那时她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牌楼今日早已随着文化浩劫一同烟消云散,但林徽因当日的金刚怒吼,必将永远环绕在每一名具有良知血性的中国学者心头。
一个女性能如此热情的去追求生命的渴望,坚韧的去跋涉人生的旅途,不懈的去创造世界的美丽,更何况是生活在当代的有着优越条件的莘莘学子呢。林徽因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创造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时代,不分国籍,不分……只要能去创造,你就能成为众人心目中的那个最美的人。

三、知识女性语言之美,促进学生的文学美育

“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代用品(文字)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想象的审美意象,以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欣赏者通过语言的流动过程(观赏、朗读或默读)而接受意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所以,人们称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如此美不胜收的艺术,却正在学生的情感深处一步一步地脱落、掉色。
当今科技社会,网络游戏的盛行,手机视频的普及,音乐下载的流广……这些科技产品正在丰富着学生的生活,每时每刻击打着他们的脑细胞。可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失去了兴趣和耐心,他们似乎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真正的文学情感。因此,对学生的文学美育的加强,已成为社会审美的当务之急。否则,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渐丧失,即是审美想象的丧失,审美想象的丧失,即是人类走向自我堕落的开始。此时此刻,我们急需一种独特的美的出现,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能够触动学生重拾对文学鉴赏的信心和热忱。她们必须拥有内外兼修的美,因为这样才能在直观的审美与情感审美上独拔头筹。那么,能够符合如此苛刻要求的不是羽扇纶巾、挥斥方遒的男性,而是蕴含了一切美的词语的知识女性。
知识女性除了与生俱来的女性的婀娜多姿的形体美,委婉柔情的语言美,同时因为文化知识的熏染,又再次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行为语言——风度。你如果聆听过于丹的演讲,那是不够的,你得仔细的去欣赏她那能够打开心灵通向自然的大门,让精神走向一片更加开阔、更加充满生机的大宇宙空间的弹指挥手;你还得去注视闪烁着古人博大胸怀、真诚开放心灵的娇媚的双眸。这才是于丹,她将自己置身于文学当中,她自己俨然就是一部令人向往的文化著作,就如她自己说的:“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的确,她在自己看似平凡的外表下,散发着文学的光辉,引发了人们阅读《论语》《庄子》的热潮。与其说是在阅读《论语》《庄子》,不如说人们在这位“学术超女”的魅力下一起拥抱宇宙之间本来和谐的万物,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把人与自然以及天地的密切和睦、相得益彰视为人生必读,把一种生态意识的朴素情结融贯在心得之中,成就一种挥之不去的余音和绕梁三日的境界。
当然,知识女性同时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描绘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或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知识女性的语言文字不但具有实用文体准确、鲜明的特点,而且更生动、更形象、更充满个性,因而更具有感染力。通过分析语言文字的美,可以促进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从而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审美能力。

四、知识女性的认知之美,促进对学生自我意识的美育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自我由此而产生的意向。自我意识的作用十分巨大,从种系发展来看,人类的心理具有自我意识,这就大大地优越于其他任何高等动物;从个体发展来看,人类个体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成熟,脱离了少年儿童时的幼稚,进入成人阶段,真正具有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学生正是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步发展,逐渐完善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学生,虽然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而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此时,知识女性的无与伦比的自我认知之美,对自我的独特的内省方式,以及对自我的大胆的个性展露,都将是学生的自我意识美育趋于成熟,并最终获得心理自我。
她是能将俗到骨子里的东西用活泼的文字书写风格,在人们面前惊艳展示的张爱玲。张爱玲用无人可及的自我意识之美,让所有接触过她的文字的人感受到,在任何文化阶段,女人还是女人,她们构成了生活最普遍,最基本的支撑,代表着四季循环、土地、生老病死、饮食繁殖。“女人把人类飞越太空的灵智拴在踏实的根桩上。”张爱玲的自我意识之美的宣扬也是令众多作家望尘莫及的。因为张爱玲的自我宣扬是真实的,不论她对待文字还是自己的情感。 第一段只有一句“这是真的”,强调所讲故事的真实性。张爱玲在散文《有女同车》的第一段也说:“这是句句真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言,没有经过一点剪裁与润色,所以不能算小说。”张爱玲谈故事也是谈人生,她最喜欢描写女人。她笔下的女性,生活在她们几千年已经习惯了的挣脱不开的心狱里。她们对人们来说是熟悉的,几千年的封建意识所造成的生生世世为男性附庸的女性世界被作者展示得淋漓尽致。一个魅力如此超群的女人还有她如此超群的一切,怎能不打动人,也成为学生自我意识美育最佳典范。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 美学基本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姚本光. 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