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柔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启迪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27359 浏览:1227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众化的阶段,学分制、扩招、并轨制以及自主择业和后勤社会化变革,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纪律与制度的约束,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与当前的现实情况格格不入,因此本文将对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柔性管理 研究
所谓柔性管理,实际上是针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提出来的,该种模式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以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柔性管理模式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主要是基于对人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采用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式时被管理者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使他们能够自觉的进行某种行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及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实际上正是柔性管理理念的最好诠释,同时也是新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柔性管理理念

对于柔性管理理念而言,正如上文所言,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理念而提出的。所谓刚性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以事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它主要依靠当前已经成文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组织规范,在外界约束力的影响下,提高管理工作之效率。与之有所不同,柔性管理理念坚持的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它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价值观、文化基础之上的人性化管理。基于此以上分析可知,柔性与刚性管理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存在着差异性,前者采取的是以人为中心的非强制性管理模式,其对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潜在性、持久性特点。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柔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强调以生为本,构建人性化的现代管理模式。“以生为本”是当前各类高校最重要的一条办学理念,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根本,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更具人性化,注重人性与人格的尊重。由于柔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个性以及能力等因素,尤其关注的是学生的内心情感,比较突出人性化,而且还允许存在个性上的差异,因此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为有利,在不断开发与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优化。

二、柔性管理理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基于以上当柔性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分析,结合它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刚性管理之间的差异性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广泛应用柔性管理,以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第一,观念上的人本化。实践中要想真正的实现以生为本,最关键的就是要转变当前高校的管理理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对话型取代权威型管理。在当前理念和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不在唯命是从、畏惧权贵在学生的眼里传统的制度模式已经不再具有新引力和禁锢性,传统的那种仅靠发号施令的权威管理模式只能适得其反。基于此,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放下架子,与学生做朋友,通过亲密接触与沟通的方式,赢得学生的信赖,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第二,以发展型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限制性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在保证原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为成长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或犯一些小的错误。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多换位思考,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限制。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更喜欢有亲和力的管理者,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学生皆效仿之。
第二,制度上的人性化。对于传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而言,其制定过程中不仅强调的是应当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还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做好学生该做的每一件事,这种制度未免显得强人所难。据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既有接受传统管理规章制度的思想,又有反对传统非理性管理制度的潜在表象,因此可以说在学生的眼里,二者是一对矛盾的共存体。对于学校制度的一切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既会有习惯性的去遵从,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是那些不合理、非人性化的机械性规章制度,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基于此,根据柔性管理理念的内容,就制度的具体执行而言,管理人员者应当满足学校整体需求的情况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即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群体特点及个体差异性,以保证制定出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带学生的认可,这样即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同时,高校在执行部分规章制度时,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都自己的使命与责任。通过学生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实现,将高校的合理制度逐渐演化为日常的自觉行动,学生管理工作也从传统的管制模式逐渐转化成服务模式,由传统的命令变成现代的沟通与引导,从而将管理制度变得更加的人性化。
第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从实践来看,高校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一种相对比较稳定、持久的感染力与约束力,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应当针对不同的环境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内部环境因素可通过对其加强控制,使环境朝着管理工作需求的方向发展;外部环境要素则应当采取引导与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环境创设主要包括两种,即软环境与硬环境。其中,软环境主要是对现代高校中人文精神创设,可让人感知到学校的厚重文化底蕴,其主要包括全校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硬环环境主要体现的是现代高校柔性管理过程中的以生为本理念。学校墙壁、角落以及每一处可利用的空间,都可以布设名人字画、雕像雕塑;通过让学生仰视中华文明的绚烂多姿及格言警句,让学生深切地感知时展的脉搏。
柔性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具备刚性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对高校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升华,互动式的思维模式与宽松、包容的人文情怀是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参考文献:
全京.关于高校师资队伍柔性化管理的一点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01)
崔冬翔.浅谈柔性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2(02)
[3]密佳音,董亚男.人本与柔性:高校科研管理的理念与实现[J].法制与社会,2011(32)
[4]田红芳,司月秀.柔性管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
[5]叶晓勤.柔性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J].时代教育,2010(0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