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育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21669 浏览:96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终身体育作为新的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它为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关键是人们要有较强的体育意识。而正确的体育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现在、将来乃至一生都能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终身收益。因此,有必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及培养作番剖析和阐述,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体育意识及构成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体育意识的特点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三、学生体育意识的判断

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初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意识。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人们有无体育意识是全民健身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初中阶段体育意识潜在因素的分析

初中学生因受他们文化修养、道德规范、体育基础、自身素质和他们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局限性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重智轻体的观念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差,体育意识更令人担扰。不过,从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主观行为方面的情况看,他们就其行为认识上,反映出了当代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倾向方面有了明显的时代进步。从他们具体落实到实践中的情况看,与其对体育活动的主观行为相比具有其共性,也有差异。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他们受其知识、文化背景的影响,不仅对体育锻炼活动的价值现象较以前更有时代意义上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观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参与倾向。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对体育锻炼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主观参与倾向的比例较大,而真正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减少。再者说体育教师及学校的因素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体育活动的客观条件较差,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学生主观上他们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首先条件,同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希望有专门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使他们能在喜欢的项目上得到锻炼。如果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难调动起来,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将极大的阻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泛”,导致许多的教学内容不能开展。学生也就只能学到零碎的、间断的、毫无系统可言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

五、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的途径有:改变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人们的体育素质,使人们更能够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具体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在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提高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618jyw.com
师生的体育积极性;加大意识教养的力度,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它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相互配合;它需要体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改变强行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技能的方法,改变体育教学公式化、成人化、训练化的方法,积极创新,着眼于未来,适应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但要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将是关键,其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认为学校体育工作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来扭转这种现状,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