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衔接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14189 浏览:595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初、高中衔接问题是做好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衔接问题做得好,会全面提高高一甚至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教学质量,否则会给教学带来被动.本文从初、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四大差异,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采取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主要问题;有效衔接;有效措施
高中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能力要求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突变.面对新教材,在数学教学方面该如何正确应对,如何搞好衔接教学,让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中能平稳过渡,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一、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差异

1.心理差异

对高一新生来讲,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新环境、新同学、新教师、新教材、新集体等等,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使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紧迫感减弱了.也有些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的确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映射、函数(抽象定义以及多种函数的出现)等,并且这些知识与初中没有任何联系或与初中的面目全非,这些问题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不像初中那样,记下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这就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再加上高中数学确实难度较大,题型变化多端,思维含量大,解法发散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高一新生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的热情和主动性.

2.教材差异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从表述上通俗具体,并且内容经常重复出现,题型较单一,量少而简单,通常研究的数量关系以常量为主,变量较少,多数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但注重定量计算,而且计算的技巧性强,还注重理论分析,常常需要做定性的研究和分析说明.

3.课时差异

在初中,由于科目少,内容少,知识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上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点、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化、反复训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并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由于科目增加,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点、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强化,对各类型题目也不可能讲全讲细,这也使得高一新生一开始就不太适应高中快节奏的学习.

4.学法差异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多,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法则、公理、定理以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对号入座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了围着教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对规律的归纳总结,也就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

二、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必要性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面临许多变化,新教材、新老师、新集体,环境的改变制约了部分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有的甚至跟不上班级,高中教材起始部分的集合和函数思想等内容的引入使数学成绩无论是下降的人数还是下降的幅度更甚于其他学科,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如何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教学面临新的课题.按照衔接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稳定情绪,适应新教材,接受新变化,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正视差异,做好衔接

1.把握好初、高中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进入高中以后,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订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2.把握好初、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此引导诱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提出一些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发言与讨论.教师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参考文献】
吴勇平.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的思考.数学通报,2006(3).
潘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7).
[3]姜俊华.新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析.理科教学探索,2006(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