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陋习农村留守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陋习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34912 浏览:1588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数学学习需要严谨、心细和坚持。刚从小学过渡上来的七年级学生仍老牛拉破车般机械模仿式的学习模式居多,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普遍现象,如何改变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 陋习;意志;转变;
教,然后知困,困则探究、寻因及改变之!在当今新素质教育观下,小学生六年级完成后直升上初中七年级;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小环境下,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群体中,七年级学生仍存在以下学习方面的陋习,正是这些陋习的存在,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佳、停步不前甚至倒退。

一、懒于动脑,缺少深入思考。

农村留守学生进入七年级数学学习,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得不到有效管教与指导,常受小学惯性影响,学生继续使用小学生学习模式:跟着老师走;只知道做做作业;不懂得阅读、温习、预习;更不晓得思考。七年级《有理数》学习中,负数的引进,对于加减乘除运算仍沿用小学那套,以至于运算不关注“-”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号而常出错解。如计算:(-2+3-4×5+1)÷(6-7.5)=?,不少学生不动脑子,缺少对运算法则、运算顺序等的综合思考,如此解:(-5-20+1)÷0.5=16÷0.5=32,这显然是错误的,其正确答案应该是12.

二、数理不清,理解不够用心。

数理,数学理论的简称,指的是平日所学的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及有用的结论等。如今学生有一个普遍优点是好动,正是好动,心专者少;正是好动,学知皮毛;正是好动,应付了事者多。比如:已知x-y=2,5x+y=4,求xy=?由于学生对绝对值的代数意义理解模糊,仅知道由x-y=2得出x-y=2,漏掉了x-y=-2另一种正确的结论,从而只得到了一个解-1而失去了第二解7/9.
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使用小学生套路来学习,做事随心所欲,做题只懂模仿,成绩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慢慢地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做事失去信心,恶性循环,最终厌学、困学及逃学。廿余年来的调查发现:仅二成学生到了七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学就早早产生了放弃继续上学的念头。这是一个可怕的结论呀!

三、敷衍了事,常陷思维定势。

七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时期,对有些问题往往是凭借经验、凭感觉就下结论而没有好好地想一想或算一算,受思维定势影响解题常常敷衍了事,结果思维单一,缺少灵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倒数等于其自身的数有两个,它们分别 .有不少学生的回答是1和0.从知识发生的过程来看,倒数的概念曾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小学,是这样定义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第二次在七年级,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1除以一个数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这两次的定义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都是只要把一个数的分子、分母颠倒,就是这个数的倒数了。七年级学生才学习了负数,不容易根据定义想到1÷(-1)=-1这个事实,也不容易想到把-1写成-1/1形式,然后再把分子分母颠倒,得出-1的倒数还是其自身这个结论。至于为什么会产生0的倒数还是0这个结果,可能是受到0的运算特性的定势影响,以为0乘以一个数等于0,那么0除以一个数也等于0了,忽视了0不能作分母的限制,出现思维的混乱。
面对上面所提及的陋习,从知识的接受、储存和提取,技巧的形成、使用和变迁,能力的培养、发展和提升,一直到数学问题求解模式的判断,计算程序的确定等一系列环节予以探讨,并上升到认知心理的高度。具体可采用如下对策:

1.课堂力求主动,追求手脑并用。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力求“教为主导,学是主体,师生联动”,教学实践表明: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是看学生是不是动脑又动手了。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才真正摒弃掉过去那种学生跟在老师的后面看“把戏”,听“评书”模式〔1〕,才真正动有所成,学有所获!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通过小组互动,学生合作学习,把五个步骤的运算技巧熟练化,只有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动手训练,才能真正掌握之!才不会出这样那样的错误。

2.克服机械套用,强化变式训练。

数学是一种模式的科学。但是模式并不是单纯地由问题的事实性内容或表述形式所决定,而主要是由问题的数学结构所决定的。模式其实是具有相同数学结构的对象的共同特性。
数学变式是指将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内容或样式甚至题图位置 等给予变换,包括把数学问题的可能性范围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充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该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好奇,教师乐及,专家提倡,学者捧场!是素质教育的主心骨,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催化剂,更是衡量数学教育教学水准的标竿尺!
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教师经常用问题的表述内容来归类或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就极易落入俗套,学生也很快学会机械模仿,可能会有一时的效果,但是学生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了。就应用题本身而言,多一些变式,然后在分析数量关系和怎样建立等量关系的前提下懂得变化才是最重要的。

3.学会归纳总结,组成有机序列。

数学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较多,假如补搞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和特定的条件,不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那是容易边学边忘和混淆的。混淆的主因在于开始的理解不清和缺少熟练,所以在讲授新课时就要扫除疑点,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因为任何新知识都有它的生长点,也就是说它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温故而知新”,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概念及技能。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才有效。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追根寻源,找出症结所在。孤立的知识是容易遗忘的,可以采取的针对措施主要有:一是简单的重复,即隔一段时间就按顺序择其要点重温一次,也就是“滚雪球”;二是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逻辑结构,把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思想组成一个有机体系。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知识——能力——方法——思想”间的转化。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目的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各种具体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形体及应用。学习陋习事实上是一种认知的缺陷,是学习者与所学内容不和谐的产物,也是认知过程中常有的现象,深入研究其各种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很值得我们努力再努力!
参考文献:
〔1〕包玉琢、陈纪、刘好光主编,教学研究与管理论文集〔C〕,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P.795-79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