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30900 浏览:1435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教师情感的丰富、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渗透和语文活动中情感体验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
关键词:情感品质 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的途径
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比学习文化知识更为重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审美能力。”由此可见,作为“以情带知”的语文学科,在教学中重视、加强并完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对此,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博览众采,丰富教师自身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位缺乏爱心的教师,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必须加强自身情感的丰富和完善。教师健康、良好的感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积极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博览群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也是丰富情感的有效途径。在阅读小说时,走进主人公的生活,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在品读诗文时,心跟着诗人的心一起跳动,或婉转低吟,或怒发冲冠,或柔肠百结……一次次的情感体验,就是一次次完善自身情感的过程。“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一种什么人。”只有教师自身人格完善了,学生才会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

二、言传身教,让高尚品行影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原则、信息、兴趣、好恶、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要能达到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年心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火塔。”情感教育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以自身的理想、信念、爱心、以真情打动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作出榜样。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在学生心中是道德的楷模,知识的化身,人生的引路人。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领略到了老师在工作中所倾注的爱,更容易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勇气和信心,从而热爱集体,关心他人。

三、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不论是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引人入胜的故事,都富含着作者丰富而真实的情感。有人说,不要把学生的精神世界看成单纯的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学生的全部精神都集中专注到功课上去,人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利用教材培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

1.强化诵读

听、说、读、写是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应培养的基本能力,而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很好地提高说话能力,还能优化学生情绪和道德品质。
好的诗文本来就是作者一咏三叹写出来的,只有在反复的用心的吟诵中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李诗的豪放飘逸,杜诗的忧国忧民,岳飞的满腔爱国,李清照的细腻真切的痛苦与欢欣……只有在投入的吟诵中,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内心涌动的真情。

2.品读文章内容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被认为是“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指标。利用好孔子、庄子、老子的文章,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感受他们的博大与深远的同时,也能纯净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太多的精华营养等待我们吸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心怀天下”,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爱憎分明。在《归园田居》中,我们又触摸到了心灵的闲适与恬静。“宁愿曳尾于涂”的庄子,让我们领略到了逍遥与超脱,“不肯过江东”的李清照又让我们看到了柔弱的女子身上的刚强。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不能忽略情感因素的作用。当然,实现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笔者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在此。
(于楠 江苏省江都市仙城中学高中部 2252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