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英语面向“卓越工程师”英语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2-13 点赞:21919 浏览:962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必须顺应该计划要求,重建课程体系,服务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1671-0568(2013)11-0027-03
作者简介:贾秋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
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此计划有四大战略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要落实好“卓越计划”,相关学科与课程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我国工程教育毕业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偏低,其英语水平是制约他们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更新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是所有大学英语人面临的新课题。

一、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培养要求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普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科层次的“卓越工程师”的外语培养,要考虑国际化培养要求与行业化特殊外语要求两大特点。

1.国际化培养要求

根据“卓越计划”,试点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显然,国际化培养是进行“卓越工程师”外语教学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特定要求,而真正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国际化培养,其必要的手段便是英语。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普及型、通用型内容为主。卓越工程师的英语教学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增进知识、扩大视野,加强对外国语言以及文化的了解,并以语言为工具了解世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更广的掌握和应用。

2.行业化外语培养要求

除了国际化要求之外,“卓越计划”还特别强调“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为特定行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对外语的具体要求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显然,卓越工程师在外语要求方面一定要结合行业需求特点,这样才能培养出能进行技术沟通与交流、适应行业外语需求的高级工程人才。也就是说,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在英语教育方面应该体现其不同行业的需求特色。

二、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构建

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行业化,使大学英语的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以往的围绕着单元主题教授词汇、语法、篇章理解的教学满足不了行业化的需求。

1.构建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3]如何改进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各自不同的发展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拓宽知识、提高素养,成为大学英语教改的又一个新的课题。《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第三部分的课程设置中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无论是主要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主要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3]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英语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大学英语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英语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大学的人才英语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英语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英语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项关键任务。

2.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

“卓越计划”强调工程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一方面要求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和法律,具有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为了突显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提高素质涵养、满足国际化需要,根据温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生源的语言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先后构建了由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结合类一体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中综合英语类属于通用型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不足之处是它重视单一的英语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很少涉及工程实际应用和多学科知识应用。语言文化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致力于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获得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专业结合类”是与工程教育特定专业相关的、符合行业化外语培养的要求的课程。这一体系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服务和满足学生生活以及工程师职业需要的特点。这五大类构成了一个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体系。我校首批“卓越工程师”改革试点的三个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网络工程”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各自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中对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其中第五条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一门外国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较熟练阅读工程专业领域的外文书刊和其它技术资料的能力,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在技术与工作层面进行国际化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要具有国际视野,首先要通过努力学习和参与各种交流活动,广泛涉猎和熟悉世界各国历史、文化、艺术、风俗等,来开阔和丰富自己的眼界,进而放眼全球,批判地吸收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要具有深刻的国际眼光,善于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洞悉世界风云变幻的实质;要具有正确的国际视角,能够清醒审视和质疑西方媒体的舆论导向,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4]
以上“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培养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共性,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辅以实现。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实施“卓工”计划学院的学科教师合作,共同开发面向“卓服工”、“卓网工”和“卓机自工”培养的大学英语专业结合拓展课程,面向12级“卓工”培养共同开发了《计算机网络应用英语》、《卓越机电工程英语》和《服装专业英语导读》三门专业结合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进展顺利,深受学生好评。

三、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创新师资组合

面向“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数量多,而且专业多元性,英语教学要从整体上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复合型英语教师是“卓越计划”对英语任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它要求教师既具有英语学科知识与技能、英语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学科知识也有涉猎。教师素质是面向“卓越工程师”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试点专业的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英语教师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借助于专业教师的力量。办法之一:英语教师加入“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教学团队,定期与专业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可以解决一部分与专业有关的难题。办法之二: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教学团队打通,只要英语教师需要,试点专业的教师可以随时走进英语课堂,解释与他们的专业相关的内容,随后离开,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与其它学科教学团队的这种动态交流和互补,既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又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英语能力向专业职场的方向靠拢。这种创新师资组合,营造了知识互补以及教研互补的立体教学氛围,能在教研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此办法可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大学英语教学,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大学英语课程必须依照“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的培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养。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
庄起敏.“卓越工程师”英语教学方案研究[J].时代教育,2012,(8).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教高厅(2007)3号.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