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课堂巧设课堂之问促教学之有效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5324 浏览:162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通过学科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科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还可以与学生间进行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通过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到想要的答案,也是证明该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本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所教初中科学教师课堂提问的实际进行探讨,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初中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相关策略,为优化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堂提问 教师
问题的产生,来源于人们不断的探索,自学生开始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时刻都会感受到科学问题的存在,解决科学问题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课程标准规定:“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科学过程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学会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对于科学课堂如何提问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已成为一大问题,本人也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教师提问更加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科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科学课堂中为“问”而问的现象明显

在当前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对于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解疑过程中掌握知识。但是在本人走访调查中发现,在实际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提问过于盲目,导致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具体表现在:(1)只提出选择性的问题。如:“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这类认知水平低的问题,只需用“对”或“不对”,“好”或“不好”来回答。(2)提出的问题没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展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应该是首要任务,所以,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漫无目的的发问,脱离了整堂课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辛苦,而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却还没有完成,造成了教学效率低的局面。

(二)科学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逻辑顺序混乱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往往在一开始就问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如:“怎么样?”“为什么?”“怎么看?”等问题,反而把“是什么”这样较为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造成整个课堂提出的问题次序混乱。这样不仅使学生一开始便产生了畏难心理,同时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科学课堂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有的教师为了保证课堂能够顺利进行,尽快地得出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有的教师只倾向于一些优等生身上。另一种倾向是教师为了集中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注意力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专以后进生为提问对象。这两种错误的倾向最终导致无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容易使那些不经常被提问的学生养成一种懒于思考的习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本人认为课堂提问应该要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应当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课的相关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要使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心理学上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并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过程。、教师应在学生认知层次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提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己知区”。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二)课堂提问要适时有度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我们筹划课堂提问具有现实意义。当学生处于“愤”、“徘”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中去: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提问无以为答,教师本人也会索然无味。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度”:一是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不足为取。而频繁的提问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二是坡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间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

(三)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同一问题准备多种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想有差别时,教师要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引导学生作多种思考,使其产生多向联想。通过对发散出来的想法的分析、比较、综合以实现思维的优化,求得思维上的共鸣。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源于: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