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增效实践操作,为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提质增效题目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7009 浏览:1908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到数学领域中去探索,必须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源于:www.618jyw.com
 关键词:实践操作;数学素养;培养;提质增效
1992-7711(2013)10-082-1

一、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操作时间

必须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操作时间。一堂课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畅通无阻,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思维特征,教师对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操作的时间,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例如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算一算”,教师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摆三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识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指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读“乘以”;“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作乘号的后面”(板书:2×3),读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的摆方块,摆4组;4个4个的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变“静”为“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二、分散难点,注意降低操作难度

《大纲》指出:“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说明使用学具、动手操作是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也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降低操作难度,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说明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例如,教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种方法: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投影下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台上操作,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指导,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程序,重视体现操作过程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在经历一定的探索过程之后,发现其中的规律,但有些只是表面上的一些形式,我们并没有去过多思考背后的原因。
在我的教学中曾有这样一幕: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我让学生用小棒摆出35,大部分学生拿出3捆小棒和5根小棒。
师:请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摆的对不对。
生:邹小明摆的不正确,他摆了8根小棒。
教师没有立即批评,而是说:邹小明,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讲一讲吗?
邹小明:(有些难为情)我的小棒带少了,我把3根小棒横着放当成3个十,右边在竖着放5根小棒就是5个一。
我立即表扬:你真爱动脑筋,遇到了问题,能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同学们,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样呢?
接下来,小朋友提出了更多的摆法。有的说,我用3支铅笔当3个十,5根小棒当5个一;有的说:我用两种颜色的小棒摆,白的当作十,红的当作一;还有的说:我用长短来表示:长的表示十,短的表示一……
只要你给学生一点操作空间、一点操作时间,学生的想法真是丰富多彩、新意叠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稚嫩的创新幼芽,善于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并精心呵护、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放飞思维。
我觉得只要能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有所启发,思维得到发展、锻炼,那就是值得的。虽然刚开始时很多同学不太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在经过实践操作,不少学生产生了顿悟,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也能思考、发现规律,学生的思维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为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提质增效。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我和同学们作了不少交流,但更多的是同学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成长,在交流中感悟。我总感觉,有时候“老师”和“学生”也是相对的,有时我们可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讲解要点;有时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共同参与;还有的时候,学生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让我们静心聆听。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融洽、学习也更加有效,让我们一起构建理想的生命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